要回答鹏鼎控股扩建产能是否能消化这一问题,需结合公司业务布局、市场需求趋势、财务表现及产能投放方向等多维度分析,以下是核心结论及支撑依据:
一、核心结论
鹏鼎控股当前及未来的产能扩张具备明确的需求支撑,主要指向AI服务器、AI端侧产品(如AI眼镜)、汽车高阶电子及云服务器等高增长领域,且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PCB技术实力、客户资源及产能利用率提升能力,扩建产能有望逐步消化。
二、支撑依据
1. 产能扩张的方向:聚焦高增长赛道,匹配客户订单需求
根据网络搜索及公司公告,鹏鼎控股的产能扩张精准指向当前及未来需求激增的领域:
- AI服务器用板:2025年上半年,汽车及服务器用板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87.42%,主要受AI服务器市场需求激增驱动(如AI ASIC芯片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合作)。公司明确表示,将扩大与云服务器厂商在AI产品的合作,未来AI服务器营收占比将逐步提升。
- AI端侧产品: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中,AI眼镜等端侧产品实现快速成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51.74亿元,同比增长31.63%,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 高阶HDI/SLP产能:通过定增及自有资金投入,公司计划新增高阶HDI及SLP年产能500万平方英尺以上(如10层及以上Any-layer HDI、20/20μm线宽的SLP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5G通讯、AI终端及高端消费电子,匹配客户对高阶AI产品的未来订单需求(如母公司臻鼎法说会提到,资本支出的50%用于扩大高阶产能)。
2. 市场需求支撑:AI及高端电子领域需求激增
- AI服务器市场:随着生成式AI(如ChatGPT)、算力基础设施的普及,云服务器厂商对高板层、高速材料、高阶HDI的需求爆发式增长。鹏鼎控股作为全球最大的PCB厂商,已与亚马逊、微软等云厂商展开AI ASIC相关产品的开发合作,AI服务器用板的订单需求直接支撑产能消化。
- 汽车电子领域:汽车智能化(如ADAS、车载网通)推动高阶汽车HDI板需求增长,公司通过“宏恒胜汽车板及服务器板项目”(建设期2年),实现面向ADAS的高阶多层汽车HDI产品量产,汽车用板营收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7.42%,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消费电子AI化:AI眼镜、智能终端等AI端侧产品的量产,带动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需求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1.63%),公司凭借FPC(柔性电路板)技术优势,已成为客户AI新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3. 公司能力:技术、客户及产能利用率保障
- 技术领先性:鹏鼎控股是全球PCB行业的技术标杆,掌握Any-layer HDI、mSAP工艺(最小线宽/线距20/20μm)、Rigid-Flex等核心技术,能够满足AI服务器、高端消费电子对高集成度、高速传输的需求,技术壁垒确保其在高端产能中的竞争力。
- 客户资源:公司是苹果、华为、亚马逊、微软等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的核心PCB供应商,深度参与客户新产品(如AI眼镜、AI服务器)的开发与量产,客户订单的持续性的保障产能消化。
- 产能利用率提升能力:根据财务数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0.28%,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主要源于产能利用率提升(如稼动率改善)及新产品良率提高(如AI相关产品良率稳步突破)。历史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核心驱动因素就是产能利用率提升,说明其具备高效消化新增产能的能力。
4. 财务表现: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支撑产能投放
- 财务状况稳健: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63.75亿元(同比+24.75%),归母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57.2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货币资金充足(2022年三季度货币资金59.46亿元),为产能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
- 盈利能力提升:随着产品结构优化(AI业务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的15.4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28%,高毛利产品的占比提升将覆盖新增产能的固定成本,确保产能消化后的盈利性。
三、风险提示
- AI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若AI服务器、AI端侧产品的需求增长低于预期,可能导致部分产能闲置;
- 行业竞争加剧:若其他PCB厂商(如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加速布局AI相关产能,可能挤压鹏鼎的市场份额;
- 产能投放进度:若产能建设周期延长(如供应链问题),可能导致产能释放滞后于需求增长。
四、总结
鹏鼎控股的产能扩张聚焦高增长的AI及高端电子领域,且有客户订单支持、技术壁垒及产能利用率提升能力作为保障,扩建产能有望逐步消化。未来,随着AI服务器、AI端侧产品及汽车电子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产能利用率及营收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注:以上结论基于网络搜索[1][3][10]及券商API数据[0]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