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鼎控股AI服务器业务增长潜力分析:技术、产能与市场驱动

分析鹏鼎控股(002938.SZ)AI服务器业务的增长潜力,从技术基础、产能布局、客户进展及市场需求等维度展开,揭示其未来3-5年成为核心增长引擎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5 分钟

要分析鹏鼎控股(002938.SZ)AI服务器业务的增长潜力,需从技术基础、产能布局、客户进展、市场需求财务表现五大维度展开,结合公司公开数据与近期动态,结论如下:

一、AI服务器业务的当前表现:高速增长,占比提升

鹏鼎控股的AI服务器业务主要归属于汽车与服务器用板板块(2025年半年报分类)。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87.42%(远高于总营收24.75%的增速),占总营收的4.9%(2024年同期约3.2%)。增速快、占比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是:

  • AI服务器市场需求激增:下游云服务器厂商(如亚马逊、微软、阿里云等)对AI ASIC(专用人工智能芯片)、高阶算力服务器的需求爆发,推动鹏鼎的**高阶HDI(高密度互联)、SLP(类载板)**等AI服务器核心硬板产品需求增长。
  • 产品结构优化:AI服务器用板的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为16.83%)虽低于消费电子(24.52%),但高于通讯用板(15.98%),且增速更快,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二、增长潜力的核心支撑:产能、技术、客户的协同推进

鹏鼎控股的AI服务器业务增长潜力,本质来自**“技术壁垒+产能扩张+客户渗透”**的三重优势,具体如下:

1. 技术优势:高阶PCB技术匹配AI服务器的高算力需求

AI服务器的核心需求是高算力、高传输速度,依赖高密度、高精度的PCB产品(如高阶HDI、SLP)。鹏鼎作为全球FPC(柔性电路板)龙头(占全球FPC市场份额约15%),在硬板技术上具备显著壁垒:

  • 产品性能:公司生产的印制电路板最小孔径可达0.025mm(约头发丝的1/3)、最小线宽可达0.020mm,能满足AI服务器“更密集线路、更高I/O接口”的需求(例如,AI ASIC芯片需要更多的引脚连接,高阶HDI能实现更多层的线路堆叠)。
  • 技术储备:与国际品牌客户(如苹果、华为)合作开发未来1-2年的产品,提前布局新材料(如高频覆铜板)、新制程(如激光钻孔),确保技术领先于市场需求。

2. 产能扩张:淮安+泰国双园区布局,支撑未来3-5年增长

为应对AI服务器的需求增长,鹏鼎正在加速产能扩张:

  • 现有产能:淮安园区已具备AI服务器用板产能,2025年上半年已贡献部分收入。
  • 新增产能
    • 泰国园区:一期项目2025年5月竣工试产,四季度部分投产,产品主要服务于AI服务器、光通讯等领域;二期厂房已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
    • 淮安三园区:计划投资80亿元(自有资金),建设SLP、高阶HDI及HLC(高密度互联+类载板)产能,建设期2025下半年至2028年,投产后将大幅提升AI服务器用板的产能。
  • 资本开支:母公司臻鼎(鹏鼎控股的控股股东)计划2025-2026年资本支出新台币300亿以上(约合人民币68亿元),其中近50%用于扩大高阶HDI和HLC产能,直接指向AI服务器业务。

3. 客户进展:主流服务器厂商认证加速,订单逐步落地

客户认证是AI服务器业务增长的关键,鹏鼎的进展积极:

  • 服务器终端客户:与主流云服务器厂商(如AWS、阿里云、腾讯云)展开AI ASIC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合作,客户认证导入工作加速(例如,泰国园区的客户认证与打样正在进行,预计下半年小批量投产)。
  • 光模块客户:2024年下半年已通过光模块客户认证并小批量投产,2025年正在拓展新客户(光模块是AI服务器的核心组件之一,需求与AI服务器同步增长)。
  • 客户结构:从“通讯用板(占比62.7%)”向“消费电子+汽车/服务器用板(占比37.3%)”转型,其中汽车/服务器用板的客户多为全球知名厂商(如英伟达、AMD的合作伙伴),订单稳定性高。

4. 市场需求:AI服务器市场高增长,鹏鼎受益于“云-管-端”全链条布局

AI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增长是鹏鼎业务的核心驱动力:

  • 市场规模:根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约350亿美元,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0%以上(主要来自云厂商的算力投入,如OpenAI、Google等对AI模型的训练需求)。
  • 鹏鼎的布局:覆盖“AI云(服务器)-管(光模块)-端(AI眼镜、折叠屏)”全链条,其中AI服务器用板是“云”环节的核心硬件,光模块是“管”环节的传输核心,端侧产品(如AI眼镜)则是“端”环节的终端载体,全链条布局能提升客户粘性,分享AI产业的整体增长红利。

三、风险提示

  • 产能释放风险:泰国园区和淮安三园区的产能释放进度可能受疫情、供应链等因素影响,导致短期内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 客户认证风险:主流服务器厂商的认证流程复杂,若认证延迟,可能影响订单落地时间。
  • 市场竞争风险:随着AI服务器市场的增长,其他PCB厂商(如深南电路、沪电股份)也在布局高阶HDI产能,竞争可能加剧。
  • 原材料价格风险:虽然主要用进口高端覆铜板(价格波动小),但铜、铝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仍可能影响成本(不过鹏鼎通过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成本控制较好)部分抵消了这一风险)。

结论:增长潜力显著,未来3-5年将成核心增长引擎

鹏鼎控股的AI服务器业务增长潜力显著,核心逻辑是:

  • 技术壁垒:高阶HDI、SLP技术领先,适合AI服务器的高算力需求;
  • 产能支撑:淮安+泰国双园区产能扩张,资本开支集中于高阶产能;
  • 客户进展:主流服务器厂商认证加速,订单逐步落地;
  • 市场需求:AI服务器市场高增长,鹏鼎受益于全链条布局。

预计2025-2027年,AI服务器用板业务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2025年上半年增速87.42%),占总营收的比例将从2025年上半年的4.9%提升至10%以上(2027年),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

若想进一步深入分析(如产能释放进度、客户订单细节、技术对比),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财务数据、研报及行业对比信息。</think>鹏鼎控股(002938.SZ)作为全球印制电路板(PCB)龙头企业,其AI服务器业务依托技术壁垒、产能扩张、客户渗透及市场需求的协同驱动,具备显著增长潜力,未来3-5年有望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AI服务器业务当前表现:高速增长,占比提升

2025年上半年,鹏鼎控股汽车与服务器用板业务(含AI服务器用板)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87.42%(远高于总营收24.75%的增速),占总营收的4.9%(2024年同期约3.2%)。该业务增速快、占比提升的核心原因是:

  • AI服务器市场需求激增:下游云服务器厂商(如AWS、阿里云)对AI ASIC(专用人工智能芯片)、高阶算力服务器的需求爆发,推动鹏鼎**高阶HDI(高密度互联)、SLP(类载板)**等AI服务器核心硬板产品需求增长;
  • 产品结构优化:从“通讯用板(占比62.7%)”向“消费电子+汽车/服务器用板(占比37.3%)”转型,其中汽车/服务器用板的毛利率(16.83%)高于通讯用板(15.98%),对整体毛利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8.1%,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有正向贡献。

二、增长潜力的核心支撑

1. 技术优势:高阶PCB技术匹配AI服务器高算力需求

AI服务器需要更密集的线路、更高的传输速度(例如,AI ASIC芯片需要更多引脚连接),而鹏鼎的高阶HDI、SLP技术具备显著优势:

  • 产品性能:最小孔径0.025mm(约头发丝的1/3)、最小线宽0.020mm,能实现更高的线路密度和传输效率;
  • 技术储备:与国际品牌客户(如苹果、华为)合作开发未来1-2年的产品,提前布局新材料(高频覆铜板)、新制程(激光钻孔),确保技术领先于市场需求。
    这些技术壁垒使鹏鼎在AI服务器用板领域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能满足英伟达、AMD等厂商的高端需求。

2. 产能扩张:淮安+泰国双园区布局,支撑未来增长

为应对AI服务器的需求增长,鹏鼎正在加速产能扩张:

  • 现有产能:淮安园区已具备AI服务器用板产能,2025年上半年已贡献部分收入;
  • 新增产能
    • 泰国园区:一期项目2025年5月竣工试产,四季度部分投产,产品主要服务于AI服务器、光通讯等领域;二期厂房已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
    • 淮安三园区:计划投资80亿元(自有资金),建设SLP、高阶HDI及HLC(高密度互联+类载板)产能,建设期2025下半年至2028年,投产后将大幅提升AI服务器用板的产能;
  • 资本开支:母公司臻鼎(鹏鼎控股的控股股东)计划2025-2026年资本支出新台币300亿以上(约合人民币68亿元),其中近50%用于扩大高阶HDI和HLC产能,直接指向AI服务器业务。

3. 客户进展:主流服务器厂商认证加速,订单逐步落地

客户认证是AI服务器业务增长的关键,鹏鼎的进展积极:

  • 服务器终端客户:与主流云服务器厂商(如AWS、阿里云、腾讯云)展开AI ASIC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合作,客户认证导入工作加速(例如,泰国园区的客户认证与打样正在进行,预计下半年小批量投产);
  • 光模块客户:2024年下半年已通过光模块客户认证并小批量投产,2025年正在拓展新客户(光模块是AI服务器的核心组件之一,需求与AI服务器同步增长);
  • 客户结构:从“通讯用板(占比62.7%)”向“消费电子+汽车/服务器用板(占比37.3%)”转型,其中汽车/服务器用板的客户多为全球知名厂商(如英伟达、AMD的合作伙伴),订单稳定性高。

4. 市场需求:AI服务器市场高增长,鹏鼎受益于“云-管-端”全链条布局

AI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增长是鹏鼎业务的核心驱动力:

  • 市场规模:根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约350亿美元,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0%以上(主要来自云厂商的算力投入,如OpenAI、Google等对AI模型的训练需求);
  • 鹏鼎的布局:覆盖“AI云(服务器)-管(光模块)-端(AI眼镜、折叠屏)”全链条,其中AI服务器用板是“云”环节的核心硬件,光模块是“管”环节的传输核心,端侧产品(如AI眼镜)则是“端”环节的终端载体,全链条布局能提升客户粘性,分享AI产业的整体增长红利。

三、风险提示

  • 产能释放风险:泰国园区和淮安三园区的产能释放进度可能受疫情、供应链等因素影响,导致短期内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 客户认证风险:主流服务器厂商的认证流程复杂,若认证延迟,可能影响订单落地时间;
  • 市场竞争风险:随着AI服务器市场的增长,其他PCB厂商(如深南电路、沪电股份)也在布局高阶HDI产能,竞争可能加剧;
  • 原材料价格风险:虽然主要用进口高端覆铜板(价格波动小),但铜、铝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仍可能影响成本(不过鹏鼎通过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成本控制较好)部分抵消了这一风险)。

结论:未来3-5年将成核心增长引擎

鹏鼎控股的AI服务器业务增长潜力显著,核心逻辑是:

  • 技术壁垒:高阶HDI、SLP技术领先,适合AI服务器的高算力需求;
  • 产能支撑:淮安+泰国双园区产能扩张,资本开支集中于高阶产能;
  • 客户进展:主流服务器厂商认证加速,订单逐步落地;
  • 市场需求:AI服务器市场高增长,鹏鼎受益于全链条布局。

预计2025-2027年,AI服务器用板业务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2025年上半年增速87.42%),占总营收的比例将从2025年上半年的4.9%提升至10%以上(2027年),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

若想进一步深入分析(如产能释放进度、客户订单细节、技术对比),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财务数据、研报及行业对比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