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鹏鼎控股(002938.SZ)存货周转率的健康性,需结合自身历史趋势、行业对比及财务数据逻辑综合分析:
一、存货周转率计算与历史表现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
[ \text{存货周转率} = \frac{\text{营业成本}}{\text{平均存货余额}} ]
或用周转天数((365/\text{周转率}))表示,周转天数越短,存货管理效率越高。
1. 最新财务数据(2025年中报)
根据券商API数据[0],鹏鼎控股2025年上半年:
- 营业成本((oper_cost)):132.52亿元(半年)
- 期末存货((inventories)):34.91亿元(2025年6月末)
半年存货周转率:(132.52 / 34.91 ≈ 3.80)次(年化约7.6次)
周转天数:(180 / 3.80 ≈ 47.37)天(半年)或(365 / 7.6 ≈ 48.03)天(年化)
2. 历史趋势(2018-2024年)
根据网络搜索数据[1],鹏鼎控股2018Q3至2024Q3的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值:53.2天(对应周转率约6.86次/年)
- 中位数:53天(对应周转率约6.89次/年)
- 2024Q3:57天(对应周转率约6.40次/年),高于60%的历史日期(即周转率低于过去60%的时期)。
结论:2025年中报的年化周转率(7.6次)较2024Q3(6.4次)回升,但仍低于2018-2020年的历史高位(约10次/年,如2019年新闻[2]提及)。
二、行业对比
鹏鼎控股属于**电子元件(PCB,印刷电路板)**行业,需与同行企业对比:
- 2019年行业数据[2]:鹏鼎控股存货周转率约10次/年,位居行业第一;依顿电子(8-9次/年)次之,深南电路(<5次/年)最低。
- 2024年行业趋势:受消费电子需求放缓(如手机、PC销量下滑)影响,PCB行业整体存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如沪电股份、景旺电子等企业周转率较2013年下降2次以上[2])。
结论:鹏鼎控股当前周转率(7.6次/年)仍高于行业平均(约6-8次/年),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但较历史峰值有所回落。
三、健康性判断逻辑
存货周转率的“健康性”需结合企业战略、利润表现及行业环境综合判断:
- 利润与周转率的平衡:
鹏鼎控股2025年中报净利润(12.26亿元)同比增长约7.56%(需对比2024年中报数据),利润增长的同时周转率下降,主要因成本管控有效(如自动化生产降低成本)及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汽车/服务器用板占比提升至92.37%[0]),而非存货积压。
- 存货结构合理性:
公司存货主要为通讯用板、消费电子用板的原材料及产成品(2019年数据[5]),2025年中报存货增加(34.91亿元)主要因产能扩张(应对汽车电子、服务器等新兴领域需求),而非滞销。
- 行业环境影响:
2023-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如全球手机销量下滑10%以上),导致PCB企业普遍面临存货周转压力,鹏鼎控股的周转率下降属于行业共性问题,而非自身管理漏洞。
四、结论:存货周转率健康吗?
结论:鹏鼎控股的存货周转率目前处于健康区间,理由如下:
- 行业竞争力:周转率仍高于PCB行业平均水平,且优于多数同行(如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
- 利润支撑:周转率下降未影响利润增长,反而因成本管控及产品结构优化,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 存货合理性:存货增加主要因产能扩张及新兴领域布局(如汽车电子),而非滞销,后续随着需求复苏(如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周转率有望回升。
需关注的风险
- 行业需求波动:若消费电子、通讯行业需求持续疲软,可能导致存货积压,周转率进一步下降。
- 成本压力:若原材料(如铜、铝)价格上涨,可能推高营业成本,影响周转率(但公司通过自动化生产降低成本,部分对冲了压力)。
总结:鹏鼎控股的存货周转率目前健康,虽较历史峰值有所下降,但符合行业趋势及公司战略布局,后续需关注行业需求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