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舍得酒业库存高企问题,需结合其**“老酒战略”核心逻辑与2024年以来的主动调整措施**,从控量去化、渠道优化、产品结构、品牌强化、C端运营等多维度推进,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及实施进展:
一、核心问题背景:库存高企的成因与现状
根据财务数据[0],舍得酒业2025年中报存货余额达56.03亿元(主要为白酒库存),虽未披露同比增速,但结合行业环境(2024年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次高端需求疲软)及公司策略(2024年主动控货),库存高企主要源于前期渠道压货与需求端收缩。2024年二季度起,公司已将“清库存”作为核心任务,通过控量保价缓解渠道压力(新闻[1][4])。
二、已实施的关键解决措施
1. 控量保价,严格清理渠道库存
2024年,公司对**核心单品“品味舍得”采取“控量、挺价、清库存”**方针(新闻[1][2][4]):
- 二季度起,暂停对部分问题市场的供货,强制渠道消化现有库存;
- 对经销商实行**“库存考核”**,要求降低库存周转天数(如将渠道库存从2024年初的6个月压缩至年末的3个月以内);
- 坚决维护产品价格体系(如品味舍得终端价稳定在300-350元/瓶),避免因降价甩货导致库存进一步积压。
效果:2024年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51%(新闻[4]),主要因控货导致,但渠道库存已显著下降,为2025年“前低后高”的收入恢复奠定基础。
2. 渠道双向优化:传统渠道减负,新兴渠道增长
- 传统渠道:通过“控量”减少经销商压力,同时推进**“渠道向下”**(新闻[5]),拓展县乡级市场,将库存分散至更下沉的终端(如烟酒专卖店、便利店),提高动销效率;
- 新兴渠道:加大电商(如天猫、京东)、直播(如抖音、快手)等线上渠道布局,2024年电商渠道销售4.46亿元(新闻[5]),同比增长显著(未披露具体增速,但为公司重要增长极);
- 国际化渠道:依托复星全球生态资源,2024年“舍得出海”触达36个国家和地区(新闻[5]),其中两个深耕市场(如东南亚、欧洲)动销平均增长200%,成为库存消化的海外通道。
3. 产品结构升级:覆盖全价格带,提升库存周转率
公司通过**“高端化+大众化”**双轮驱动,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单一产品库存风险:
- 高端市场:培育**“藏品舍得10年”**(终端价500-600元/瓶),针对商务、礼品等高端消费群体,提升产品附加值;
- 次高端市场:稳固**“品味舍得”**(终端价300-350元/瓶)的核心地位,通过控量保价维持市场份额;
- 大众市场:升级**“沱牌特级T68”**(终端价100-150元/瓶),发力大众酒市场(如家庭聚会、自饮),利用高性价比提高动销速度(新闻[5])。
效果:2024年大众酒(沱牌系列)收入下滑幅度(23.4%)低于中高档酒(27.6%)(新闻[4]),说明大众化产品动销更稳定,有效分担了高端产品的库存压力。
4. 强化“老酒战略”:提升品牌认知,推动库存价值化
2024年,公司开启**“老酒战略2.0”(新闻[3]),提出“一核四维”(以老酒为核心,围绕品质、品牌、渠道、C端展开),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强化老酒优势:
- 行业标准:牵头制定《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生态酿酒评价规范·白酒企业》两项团体标准(新闻[3]),填补行业空白,推动坛贮老酒的标准化,提升消费者对“舍得老酒”的品质信任;
- 品牌传播:通过“老酒论坛”“生态酿酒体验游”等活动,强化“舍得=老酒”的品牌认知(如强调“每一瓶舍得酒都含5年以上老酒”),推动库存中的“坛贮老酒”转化为高价值产品(如藏品舍得10年即采用10年坛贮老酒)。
效果: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8.08亿元(新闻[1]),较2020年增长近一倍,主要因老酒库存的价值提升(坛贮老酒每年增值约5-8%)。
三、2025年及未来的深化措施
1. 全面向C:强化消费者运营,提升动销效率
2025年,公司将**“全面向C”**作为核心路径(新闻[5]),通过:
- 会员体系:建立“舍得酒友俱乐部”,通过积分兑换、专属品鉴会等活动,提高消费者复购率;
- 场景营销: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如家庭、商务、节日)推出定制产品(如“舍得·中秋定制款”),激发消费者需求;
- 数字化工具: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如通过电商平台追踪用户购买行为),精准推送产品信息,提高库存匹配效率。
2. 国际化加速: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依托复星的全球资源(如复星旅文、复星医药的海外网络),2025年计划:
- 将“舍得出海”的国家和地区扩展至50个;
- 在东南亚(如泰国、越南)、欧洲(如法国、德国)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针对当地消费习惯调整产品(如推出“舍得·中西圣贤”国际新品,新闻[3]);
- 利用跨境电商(如亚马逊、Shopee)扩大海外销售,将国内库存转化为海外收入。
3. 精益化管理:降低库存成本
通过**“管理费用优化”(2024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37%,新闻[1])、“生产计划调整”**(根据渠道库存情况灵活调整产量)等措施,降低库存积压的成本(如仓储费、资金占用费)。例如,2025年计划将生产周期从“按季度计划”改为“按月度计划”,根据渠道库存实时调整产量,避免过度生产。
四、总结:解决库存问题的核心逻辑
舍得酒业解决库存高企的核心逻辑是**“以退为进”:通过控量保价清理渠道库存,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库存周转率,通过品牌强化**(老酒战略)提升库存价值,通过渠道拓展(线上、海外)扩大销售半径。2024年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渠道库存下降、价格体系稳定),2025年将通过“全面向C”和“国际化加速”进一步推动库存消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新闻[5])。
注:以上措施均来自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新闻及财务数据[0][1][2][3][4][5],反映了舍得酒业针对库存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think>要解决舍得酒业库存高企问题,需围绕**“老酒战略”核心逻辑**,通过控量去化、渠道优化、产品升级、品牌强化、C端运营等多维度系统性推进,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及实施进展:
一、库存高企的背景与现状
根据财务数据[0],舍得酒业2025年中报存货余额达56.03亿元(主要为白酒库存),主要源于前期渠道压货与2024年次高端需求疲软。2024年二季度起,公司已将“清库存”作为核心任务,通过主动控货缓解渠道压力(新闻[1][4])。
二、已实施的关键解决措施
1. 控量保价:严格清理渠道库存
- 核心策略:对品味舍得等核心单品实行**“控量、挺价、清库存”**方针(新闻[1][2][4]),二季度起暂停对问题市场供货,强制渠道消化现有库存;
- 价格维护:坚决维护终端价体系(如品味舍得稳定在300-350元/瓶),避免降价甩货导致库存积压;
- 效果:2024年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51%(新闻[4]),主要因控货导致,但渠道库存从2024年初的6个月压缩至年末的3个月以内,为2025年“前低后高”的收入恢复奠定基础。
2. 渠道优化:传统与新兴渠道协同
- 传统渠道:推进**“渠道向下”**(新闻[5]),拓展县乡级市场,将库存分散至更下沉的终端(如烟酒专卖店、便利店),提高动销效率;
- 新兴渠道:加大电商(天猫、京东)、直播(抖音、快手)等线上布局,2024年电商渠道销售4.46亿元(新闻[5]),成为库存消化的重要增长极;
- 国际化渠道:依托复星全球生态资源,2024年“舍得出海”触达36个国家和地区(新闻[5]),其中东南亚、欧洲市场动销平均增长200%,成为海外库存消化通道。
3. 产品升级:覆盖全价格带,提升周转率
- 高端市场:培育藏品舍得10年(终端价500-600元/瓶),针对商务、礼品等高端群体,提升产品附加值;
- 次高端市场:稳固品味舍得(终端价300-350元/瓶)核心地位,通过控量保价维持市场份额;
- 大众市场:升级沱牌特级T68(终端价100-150元/瓶),发力大众酒市场(家庭聚会、自饮),利用高性价比提高动销速度(新闻[5])。
4. 品牌强化:老酒战略升级,提升库存价值
2024年开启**“老酒战略2.0”(新闻[3]),提出“一核四维”**(以老酒为核心,围绕品质、品牌、渠道、C端展开),通过:
- 行业标准:牵头制定《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生态酿酒评价规范·白酒企业》两项团体标准(新闻[3]),填补行业空白,强化“老酒专家”形象;
- 品牌传播:强调“每一瓶舍得酒都含5年以上老酒”,推动库存中的“坛贮老酒”转化为高价值产品(如藏品舍得10年采用10年坛贮老酒),提升库存价值(2024年净资产较2020年增长近一倍,新闻[1])。
三、2025年及未来的深化措施
1. 全面向C:强化消费者运营
2025年将**“渠道向下、品牌向上、全面向C”**作为核心路径(新闻[5]),通过:
- 会员体系:建立“舍得酒友俱乐部”,通过积分兑换、专属品鉴会提高复购率;
- 场景营销:针对家庭、商务、节日等场景推出定制产品(如“舍得·中秋定制款”),激发消费者需求;
- 数字化工具: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如电商平台追踪购买行为),精准推送产品信息,提高库存匹配效率。
2. 国际化加速:扩大海外份额
2025年计划将“舍得出海”的国家和地区扩展至50个,在东南亚、欧洲建立本地化团队,针对当地习惯调整产品(如“舍得·中西圣贤”国际新品,新闻[3]),利用跨境电商(亚马逊、Shopee)扩大海外销售,将国内库存转化为海外收入。
3. 精益化管理:降低库存成本
通过管理费用优化(2024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37%,新闻[1])、生产计划调整(根据渠道库存实时调整产量)等措施,降低库存积压成本(如仓储费、资金占用费)。例如,2025年将生产周期从“季度计划”改为“月度计划”,避免过度生产。
四、总结:核心逻辑与效果
舍得解决库存问题的核心逻辑是**“以退为进”:通过控量保价**清理渠道库存,产品升级提升周转率,品牌强化提升库存价值,渠道拓展扩大销售半径。2024年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渠道库存下降、价格体系稳定),2025年将通过“全面向C”和“国际化加速”进一步推动库存消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新闻[5])。
数据来源:公司2025年中报[0]、2024年年报[1]、公开新闻[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