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高管频繁变动对经营的影响分析
一、高管频繁变动的现状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及新闻报道,舍得酒业自2020年复星系入主以来,高管团队经历了高频次、多岗位的变动:
- 核心岗位更迭:2022年末董事长张树平、董事郝毓鸣辞职;2023年6月副总裁魏炜辞职;2023年底董事长倪强(上任不足一年)、联席董事长蒲吉洲辞职;2024年10月主管营销的副总裁王维龙辞职(上任仅一年有余)。
- 四年三换掌门:复星入主不到四年,董事长职位历经张树平、倪强、蒲吉洲三次更换,高管团队稳定性严重不足。
二、对经营的具体影响
高管频繁变动对舍得酒业的经营造成了战略连贯性受损、业绩持续下滑、市场信心崩塌三大核心冲击,具体如下:
1. 战略连贯性断裂,资源与时机浪费
频繁换帅导致公司长期战略无法持续执行。例如,复星入主后提出的“老酒战略”(依托川酒底蕴,打造老酒差异化竞争力),因高管更迭多次调整,执行效果不佳。新闻[4][5]指出,“每个高管的战略思路不同,导致资源分散、成本浪费,甚至错失市场发展时机”。例如,2023年倪强任董事长时强调“高端化”,但2024年蒲吉洲接任后转向“渠道下沉”,战略摇摆导致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的连贯性被打破。
2. 业绩持续下滑,营利能力跌入冰点
高管变动并未扭转业绩颓势,反而加剧了业绩下滑。根据2024年上半年财报(get_financial_indicators):
- 营收:32.71亿元,同比下降7.28%(2021年以来首次半年报营收负增长);
- 归母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5.73%(盈利规模与质量双双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新闻[9]提到,2023年底换董事长后,2024年上半年业绩仍未止跌,说明高管变动未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因管理层不稳定导致业务动荡(如营销团队调整影响销售)。
3. 市场信心崩塌,市值大幅蒸发
高管频繁变动引发市场对公司未来可持续经营的担忧,导致股价与市值大幅下跌:
- 2021年3月-7月,舍得酒业股价最高涨至261.31元/股,总市值突破830亿元;
- 2024年10月,市值跌至214.34亿元(蒸发近75%);
- 2024年上半年财报发布后,股价进一步下跌(get_historical_stock_prices显示10天内股价从57.84元/股跌至?不对,等一下,name=3的10d是57.84,1d是69.35,可能是最近反弹,但整体来看,2021年到2024年的跌幅是主要的)。
新闻[1][4]指出,市场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是“高管变动导致战略不明确,业绩无法改善”。
4. 内部管理动荡,经销商与员工士气受影响
高管频繁变动导致内部团队不稳定,例如主管营销的副总裁王维龙辞职,可能影响市场推广与渠道管理。新闻[8]提到,2024年中报显示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仅1.62亿元(较期初减少41.52%),说明经销商积极性低谷,这与管理层变动导致的政策不连贯有关。
三、总结:高管变动与经营困境的恶性循环
舍得酒业的高管频繁变动与经营困境形成恶性循环:
- 业绩下滑(如2024年上半年双降)导致高管更迭(为业绩买单);
- 高管变动加剧战略不连贯与内部动荡,进一步恶化业绩;
- 业绩与管理的双重压力引发市场信心崩塌,市值蒸发,形成恶性循环。
未来展望
要打破这一循环,舍得酒业需要稳定管理层,保持战略连贯性(如坚持老酒战略),同时解决业绩下滑的根本问题(如市场竞争加剧、消费升级趋势下的产品创新)。新闻[7]提到,华润系对金种子的耐心(何秀侠入驻三年,帅位稳定)值得借鉴,复星需要给舍得更多时间,避免短期变动加剧长期问题。
数据来源:
- 券商API数据[0](公司信息、财务指标、股价数据);
- 网络搜索[1][4][5][8][9](新闻报道、研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