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舍得酒业的基钦周期(库存周期),需先明确基钦周期的核心逻辑:以企业库存变化为核心驱动,分为“补库存(繁荣)—去库存(衰退)—库存低位(萧条)—再补库存(复苏)”四个阶段,周期长度约1-3年。结合舍得酒业的财务数据、经营策略及市场表现,其当前处于去库存后期(衰退向萧条过渡),正通过“控量挺价、优化库存”夯实基础,等待周期复苏。
一、基钦周期的核心指标验证:舍得酒业的库存状态
基钦周期的关键观测指标包括:收入增速、库存水平(合同负债/预收款)、毛利率、费用率。以下是舍得酒业2024年以来的核心数据表现:
1. 收入与利润:去库存导致短期下滑
- 2024年1-9月,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44.60亿元(同比下降约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9亿元(同比下降约40%)。
- 2024Q3(第三季度)表现更明显:收入端下滑敞口扩大(省外收入波动大于省内),高档酒(藏品舍得、品味系列)处于去库阶段,而中低端的舍之道、沱牌系列因消费韧性,下滑幅度较小。
- 利润端:去库存期间,公司加大费用投入(如货折力度、销售费用),导致2024Q3毛利率同比下降10.97个百分点(至约63.66%),净利率同比回落至6.56%(但环比第二季度提升3.08个百分点)。
2. 库存与预收款:合同负债低位,去库进展中
- 基钦周期中,合同负债(预收款)是反映渠道库存压力的关键指标。2024Q3末,舍得酒业合同负债仍处于相对低位(未强制渠道回款),说明渠道库存尚未完全消化,但公司通过“控量挺价”策略,主动放缓发货,推动库存去化。
- 2024年二季度以来,公司营业成本环比下降5.07%(2024Q3营业成本4.32亿元),销售费用率环比下降2.16%(至24.84%),显示去库存过程中,费用管控逐步见效,库存压力略有缓解。
3. 经营策略:主动去库,夯实长期基础
- 面对2024年白酒行业(尤其是次高端)需求疲弱(商务宴请、宴席需求不及预期),舍得酒业选择**“控量挺价”**:不追求短期收入规模,而是通过减少发货、优化产品结构(聚焦中低端韧性产品),推动渠道库存消化。
- 2024Q3数据显示,舍之道、沱牌系列(中低端)收入占比提升,而藏品舍得、品味系列(高端)处于去库调整期,说明公司正在调整产品结构,降低高端库存压力。
二、舍得酒业的基钦周期定位:去库存后期,静待复苏
结合基钦周期的阶段特征,舍得酒业当前处于去库存后期(衰退向萧条过渡),核心判断依据:
- 去库存动作明确:2024年以来,公司主动减少高端产品发货,加大中低端产品推广,推动渠道库存消化,2024Q3合同负债仍处于低位(未强制回款),说明库存尚未完全出清,但压力已逐步缓解。
- 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韧性显现:2024Q3营业利润环比增长90.95%(至1.08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2.73%(至63.66%),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3.08%(至6.56%),显示去库存过程中,费用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化已初见成效,业绩下滑幅度收窄。
- 行业周期共振:白酒作为顺周期消费品,其需求受消费力(居民收入)、信用环境(企业支出)驱动。2024年以来,国内消费复苏缓慢,次高端白酒普遍承压,但舍得酒业的“老酒战略”(基酒储备优势)和“全球化布局”(长期增长引擎)为后续补库存奠定了基础。
三、未来周期展望:去库完成后,业绩弹性释放
基钦周期的核心逻辑是**“库存出清—需求恢复—补库存”**。对于舍得酒业而言,去库存完成后,业绩弹性将来自以下方面:
- 基酒与品牌优势:舍得酒业拥有“沱牌”(中国名酒)、“舍得”(老酒品牌)两大核心品牌,基酒储备充足(2023年末基酒库存约12万吨),具备长期产品竞争力。
- 需求恢复驱动: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消费力提升、商务活动增加),次高端白酒需求将逐步恢复,舍得酒业的高端产品(藏品舍得、品味系列)有望迎来补库存周期,推动收入和利润回升。
- 估值修复预期:2024年以来,舍得酒业股价波动较大(10日均价57.84元,5日均价67.4元,1日均价69.35元),但随着去库存进展和业绩改善,市场对其“顺周期”属性的预期将逐步修复,估值有望提升(国泰君安2024年10月点评:上调目标价至79.07元,对应2025年25X动态PE)。
结论:舍得酒业处于基钦周期的去库存后期
- 当前阶段:去库存后期(衰退向萧条过渡),表现为收入利润短期下滑,但库存压力逐步缓解,费用管控见效。
- 未来方向:随着去库存完成(合同负债回升、高端产品发货增加),叠加经济复苏驱动的需求恢复,舍得酒业将进入补库存周期(复苏阶段),业绩弹性有望释放。
-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产业政策调整(如白酒消费税)、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总结:舍得酒业的基钦周期当前处于“去库存后期”,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韧性十足,建议关注合同负债(预收款)、高端产品收入占比等指标,判断其是否进入补库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