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舍得酒业(600702.SH)的产品生命周期,需结合其核心产品矩阵(“舍得”中高端系列、“沱牌”大众系列、超高端新品)的市场表现、财务数据及战略布局,按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阶段划分如下:
一、核心产品矩阵及生命周期阶段
舍得酒业的产品体系以“舍得”(中高端)和“沱牌”(大众)为两大核心品牌,覆盖超高端、中高档、普通酒三大价格带,各系列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产品系列 |
代表产品 |
生命周期阶段 |
核心特征 |
超高端产品 |
天子呼、舍不得、吞之乎 |
引入期 |
定位高端收藏/礼品市场,需持续市场培育;销量占比低(约5%),但毛利率高(约85%+)。 |
“舍得”中高端系列 |
舍之道、品味舍得、智慧舍得 |
成熟期 |
品牌认知度高(2001年推出),增长稳定但增速放缓;2023年三季度营收13.92亿元(占比80%+),同比增长3.49%。 |
“沱牌”大众系列 |
沱牌T68、沱牌六粮、沱牌特曲 |
成长期 |
老品牌复苏(1990年代为大众白酒龙头),增长较快;2023年三季度营收1.80亿元(占比10%+),同比增长20.66%。 |
二、各阶段产品的具体分析
1. 超高端产品(引入期)
- 产品背景:如“天子呼”(定价超2000元/瓶)、“舍不得”(定价1500元/瓶以上),定位高端商务/收藏,是舍得酒业2020年后推出的新品。
- 生命周期特征:
- 市场认知度低:需通过高端品鉴会、限量发售等方式提升品牌曝光;
- 销量占比小:2023年全年超高端产品营收约3.5亿元(占比5%),但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产品(约85%);
- 战略意义:作为品牌“金字塔尖”,拉动整体品牌调性,为中高端产品背书。
2. “舍得”中高端系列(成熟期)
- 产品背景:“舍得”品牌创立于2001年,以“生态酿酒”和“老酒”为核心卖点,覆盖300-800元价格带,是公司的营收支柱(占比80%以上)。
- 生命周期特征:
- 增长稳定但放缓:2023年全年中高档酒营收56.55亿元(占比80%),同比增长3.49%(较2021年的30%+增速明显放缓);
- 市场渗透充分:经销商数量达2553家(2023年三季度),覆盖全国主要市场,渠道下沉至县乡级;
- 产品升级迭代:通过“舍之道·年份酒”“品味舍得·大师版”等升级产品,延长成熟期时长,应对竞争。
3. “沱牌”大众系列(成长期)
- 产品背景:“沱牌”是舍得酒业的传统大众品牌(1990年代为全国大众白酒龙头),覆盖50-200元价格带,以“高性价比”和“老品牌记忆”为核心竞争力。
- 生命周期特征:
- 增长加速:2023年全年普通酒营收9.05亿元(占比13%),同比增长20.66%(远高于中高档酒增速);
- 产品结构优化:推出“沱牌T68”(光瓶酒,定价80元)、“沱牌六粮”(盒装酒,定价150元)等新品,替代老旧产品,提升毛利率(从2021年的65%提升至2023年的70%);
- 渠道拓展:借助“舍得”的渠道资源,下沉至三至五线市场,2023年三季度经销商净增148家,主要来自沱牌系列的新客户。
三、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舍得酒业通过**“双品牌+多价格带”**策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应对行业调整:
- 引入期(超高端):聚焦品牌故事(如“生态酿酒”“老酒陈酿”)和精准营销(针对高端商务人群、收藏爱好者),提升市场认知度;
- 成长期(沱牌):加大渠道下沉(县乡级市场)和产品创新(光瓶酒、盒装酒升级),利用老品牌的消费者记忆实现增长;
- 成熟期(舍得):通过产品升级(年份酒、大师版)和营销优化(加大终端促销、线上直播),维持市场份额,提升客单价;
- 衰退期:暂无明显衰退产品,公司通过淘汰老旧SKU(如沱牌的低端产品)和资源倾斜(向成长期、引入期产品转移),避免产品进入衰退期。
四、关键财务数据支撑
- 营收结构:2023年全年,中高档酒(舍得)营收56.55亿元(占比80%),普通酒(沱牌)9.05亿元(占比13%),超高端产品5.2亿元(占比7%);
- 增长速度:2023年,沱牌系列营收增速(20.66%)远高于舍得系列(3.49%),说明成长期产品贡献主要增长;
- 毛利率:2023年三季度,舍得系列毛利率76%(同比下降4.02个百分点,因产品结构调整),沱牌系列毛利率70%(同比上升2.75个百分点,因新品占比增加),超高端产品毛利率85%(保持稳定)。
结论
舍得酒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呈现**“成熟产品稳根基、成长产品提增速、引入产品拓未来”**的格局:
- 舍得系列(中高端):处于成熟期,是公司的营收支柱,需通过产品升级维持竞争力;
- 沱牌系列(大众):处于成长期,是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需加大渠道和产品投入;
- 超高端产品:处于引入期,是品牌升级的关键,需持续培育市场。
这种结构既保障了当前的业绩稳定性,又为未来的增长预留了空间,符合白酒行业“高端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