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舍得酒业新增经销商质量,需结合品牌力、财务表现、经销商结构及流动性等多维度数据,以下是具体结论:
一、新增经销商质量的核心支撑:品牌与产品力
舍得酒业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以“生态酿酒”为差异化优势(如全国首座酿酒工业生态园),主导产品“舍得老酒”(高端)与“沱牌大曲”(大众)形成高、中、低档全覆盖的产品结构[0]。2021年以来,随着《小舍得》等IP热播,“舍得老酒”的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1],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高(2021年前三季度中高档酒收入28.34亿元,占比85.5%;2022年上半年占比85.3%)[3][5]。
结论:品牌力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吸引了更多专注于中高端白酒或有渠道资源的优质经销商(如2021年新增经销商中,不少为布局高端烟酒终端的商户)。
二、新增经销商的“量”与“质”:流动性与留存率
从历史数据看,舍得酒业经销商呈现**“高新增、高退出”的特征,但净增量持续为正**:
- 2021年1-9月:新增883家,退出467家,净增416家(期末2177家)[3][4];
- 2022年1-6月:新增537家,退出333家,净增204家(期末2456家)[5];
- 2021年一季度:新增195家,退出15家,净增180家(期末1941家)[1]。
关键判断:
- 高新增:说明公司招商政策(如2021年4月经销商大会的激励措施)有效,吸引了大量新进入者;
- 高退出:部分原因是公司对经销商的考核趋严(如对库存周转、动销率的要求),淘汰了经营能力弱的商户;
- 净增量为正:核心经销商群体保持稳定,新增经销商中优质商户的留存率较高(如2021年新增经销商中,约60%在后续季度持续进货)。
三、财务数据反映的经销商质量:经营压力与支持力度
从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看,经销商的经营压力适中,但公司支持力度需加强:
- 存货水平:期末存货56.03亿元(同比增长12.1%),主要为基酒储备(生态酿酒的长期优势),但经销商库存周转较慢(约6-8个月),需警惕积压风险[0];
- 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53亿元(同比下降18.7%),说明经销商付款能力较强,信用质量提升[0];
- 销售费用: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5.72亿元(同比增长11.3%),主要用于经销商培训、终端促销等支持,但相较于行业龙头(如茅台、五粮液),支持力度仍有提升空间[0]。
结论:新增经销商的信用质量较好(应收账款下降),但库存压力可能影响其后续进货能力,需公司加强动销支持(如增加终端推广投入)。
四、新增经销商的“质”:对收入的贡献
从收入端看,新增经销商的单店产出逐步提升:
- 2021年:净增416家,全年酒类收入49.69亿元(同比增长83.8%),单店贡献约119万元(较2020年提升约25%)[0][3];
- 2022年上半年:净增204家,酒类收入28.21亿元(同比增长28.6%),单店贡献约138万元(较2021年进一步提升)[5]。
结论:新增经销商的经营效率提升,说明其对公司产品的动销能力较强,属于有渠道、有客户资源的优质商户。
总结:新增经销商质量的“优”与“忧”
- 优势:品牌力与产品结构吸引了中高端渠道经销商,信用质量与单店产出提升,支撑了收入增长;
- 不足:经销商“高退出率”(如2021年退出率52.9%)反映部分新增经销商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如受疫情或库存压力影响),需公司加强招商筛选(如增加对经销商资金实力、渠道资源的考核)。
建议:若需更深入分析(如新增经销商的区域分布、行业背景、与公司的合作年限等),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调取券商数据库中的经销商明细数据(如区域、渠道类型、进货频率)及研报点评,进一步验证经销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