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舍得酒业在2025年受白酒行业政策、税收、文化产业及国际化政策的影响,探讨其老酒战略、高端化布局及股票激励计划如何推动长期增长。
舍得酒业作为白酒行业“六朵金花”之一,其发展深受白酒产业政策(如产能调控、质量提升、消费升级引导)、税收政策(消费税调整)、文化产业政策(老酒/非遗保护)及国际化政策(一带一路)的影响。2024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政策导向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价值、清理渠道库存。
2024年,受行业需求疲软、库存高企影响,国家及行业协会引导企业“控量保价”,推动去产能、去库存。舍得酒业响应政策,二季度起主动控货,导致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4.4%(53.6亿元),但通过清理渠道库存(如品味舍得等核心单品严格控量),实现了价格体系稳定(智慧舍得批价保持500元以上,品味舍得360元以上),为2025年恢复增长奠定基础[1][5]。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27.0亿元(同比增长?需补充数据,但根据激励计划目标,2025年营收需较2024年增长20%至64.3亿元),净利润4.4亿元(同比大幅改善),反映出去库存后的内在质量提升[2]。
政策鼓励白酒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型,舍得酒业依托“老酒战略”(2019年推出),聚焦中高档酒(占2024年营收76.5%),受益于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酒需求增长。2024年,中高档酒收入41.0亿元(同比下降27.7%,主要因控量),但产品结构优化(如智慧舍得、品味舍得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保持65.5%(同比下降9.0pct,主要因收入下滑导致固定成本分摊上升)[5][9]。
2025年,公司继续推进“品牌升级、渠道深耕、聚焦C端”策略,加大消费者培育力度,高端酒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1]。
国家对传统文化遗产(如白酒酿造技艺)的保护政策,为舍得酒业的“老酒战略”提供了支撑。公司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沱牌曲酒传统酿造技艺),并建有全国首座酿酒工业生态园,“生态酿酒”理念符合绿色发展政策,增强了品牌差异化竞争力[0]。
截至2024年末,“舍得”“沱牌”双品牌价值达1728.5亿元(2020年为1141.1亿元,复合增长10.8%),反映了政策对文化品牌的认可[7]。
2024年,税金及附加占营收比重19.5%(同比上升5.1pct),主要因消费税调整(如从价税率提高或计税价格调整),导致利润承压(2024年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降80.5%)[5][9]。但公司通过控量保价,将消费税压力部分转移至价格端,避免了利润进一步下滑。
政策支持白酒企业“走出去”(如一带一路倡议),舍得酒业2024年国际化取得突破,产品触达36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复星全球生态资源,推动海外市场拓展,为长期增长提供新引擎[7]。
2025年3月,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168名核心员工授予203.7万股(占股本0.61%),授予价格28.8元/股。考核目标以2024年为基数,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需达20%、36%、55%,或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达164%、231%、309%[2][6][8]。
该计划通过绑定核心团队与股东利益,强化了“稳团队、焕效能”的发展信号,在行业调整期凝聚了共识,提振了市场信心(公告次日股价涨幅超5%)[7]。
舍得酒业受政策影响,2024年经历了主动调整期(控量去库存),2025年进入恢复增长期(依托激励计划与老酒战略)。政策对公司的影响以长期正向为主,推动其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强化了品牌与产品竞争力。未来,公司需继续响应政策导向,深化“老酒战略”与高端化布局,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2025年中报、股价数据)及网络搜索(2025年新闻)[0][1][2][5][7]。
(若需更详尽的财务数据对比、行业横向分析或图表展示,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