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贸写字楼租金创新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结合公司经营数据、北京写字楼市场环境及宏观经济背景,主要原因如下:
一、宏观经济与企业需求端: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租赁需求疲软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降本增效”成为主流策略,导致写字楼租赁需求持续疲弱。
- 新闻[2][3]指出,2025年北京写字楼需求疲软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扩张意愿减弱,对新租或续租写字楼的预算收缩。
- 新闻[7]提到,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写字楼市场因经济增长放缓,租赁需求未能有效提升,业主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维持出租率,中国国贸作为北京CBD核心项目,无法独善其身(新闻[4]亦提及“京城写字楼出租率大幅下降,中国国贸绝对不可能独善其身”)。
二、市场供需结构:供过于求与空置率高企
北京CBD、金融街等核心区域写字楼供过于求,空置率处于高位,业主为吸引租户被迫降价。
- 新闻[5]披露,中国国贸2025年一季度(1Q25)写字楼平均出租率降至92.7%(2024年全年为93.1%),较2023年同期进一步下滑;平均租金降至627元/平方米/月(2024年全年为639元/平方米/月),同比下降约2%。
- 新闻[1]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国贸写字楼租金收入连续下滑:单季度租金收入分别为3.76亿元、3.75亿元、3.70亿元,呈现量价双降态势(出租率下滑+单平米租金下降)。
三、行业竞争与策略调整:“以价换量”成为主流
北京写字楼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超甲级写字楼面临更大竞争压力,中国国贸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下调租金。
- 新闻[9]提到,2024年北京写字楼市场“以价换量”局面深化,高租金的超甲级写字楼(如中国国贸)因竞争加剧,租金水平持续承压。
- 新闻[5]指出,中国国贸2025年以来写字楼租金收入同比下降4%(1Q25数据),主要因“租金下滑”,反映出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采取了灵活的租金策略。
四、企业自身经营:业态联动与租户结构变化
中国国贸虽为多元化业态综合体(写字楼、商城、公寓、酒店),但写字楼业务作为核心收入来源(占出租房地产租金收入的51.2%,新闻[1]),其租金下滑直接影响整体业绩。
- 新闻[5]显示,2024年中国国贸写字楼租金收入同比下降3%(商城+1%、公寓+2%),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同比下降4%,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拖累(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
总结:核心逻辑
需求端: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企业降本增效→租赁需求减弱;
供给端:核心区域供过于求→空置率高企→业主“以价换量”;
企业自身:写字楼作为核心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出租率与租金双降,导致租金收入创新低。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1][2][3][4][5][7][9]及公司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