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潍柴动力氢能业务进展:技术、产能与市场应用全面解析

本文详细分析潍柴动力氢能业务的技术研发、产能建设及市场应用情况,涵盖国家级平台合作、燃料电池生产线及商业化场景,展望未来氢能政策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4 分钟

潍柴动力氢能业务进展情况(基于2025年上半年公开信息整理)

一、技术与研发布局:依托国家级平台,聚焦核心技术突破

潍柴动力作为中国内燃机行业龙头,已将氢能业务纳入长期战略,通过国家级研发平台国际合作强化技术储备:

  • 国家级创新平台:公司拥有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复,以潍柴动力为主体建设)[0],聚焦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研发,支撑产业规模化应用。
  • 国际技术合作:早在2019年,公司已投资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Ballard Power Systems)和英国锡里斯动力(Ceres Power),分别布局氢燃料电池与**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1]。截至2023年6月,公司持有巴拉德15.47%股份,通过外资技术注入加速燃料电池产业发展[2]。

二、产能建设:规模化生产线落地,支撑批量交付

公司已建成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线,产能达到两万套/年(2020年上半年投产)[2],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该生产线主要生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等核心部件,为商用车、公交车等应用场景提供产品。

三、产品应用与市场推广:从示范到商业化,覆盖多场景

潍柴动力的氢燃料电池产品已从示范运行进入批量商业化阶段,覆盖公交、物流、牵引车等多个场景:

  • 公交领域:2020年起,在潍坊、济南、聊城等地推广2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开通10条氢燃料公交专线,截至2021年累计运行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2];2023年8月,公司披露装配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公交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2500万公里,产品寿命可达3万小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7]。
  • 商用车领域:2022年9月,公司签约1100辆商用车订单,涵盖4.5吨城市物流车、18吨物流车、49吨牵引车等系列产品,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突破[2]。

四、战略规划:多元动力并存,抢抓政策机遇

公司明确“稳固柴油机龙头地位,加快新能源业务研发与商业化”的战略,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业务的核心方向之一[3]。2025年2月,公司表示将实时关注广东省氢能高速项目等政策动态,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9];同时,依托“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落地[7]。

总结

潍柴动力的氢能业务已形成“技术研发-产能建设-市场应用”的完整布局,通过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国际合作强化技术优势,规模化生产线支撑批量交付,产品覆盖公交、商用车等多场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氢能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如2025年国家能源指导意见提出的“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6],公司氢能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如需更详细的财务数据(如氢能业务收入占比、研发投入)或行业对比分析,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