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56亿存货消化策略分析(基于2025年中期数据及最新市场动态)
一、存货现状概述
根据券商API数据[0],舍得酒业(600702.SH)2025年6月末存货余额达56.03亿元(同比2024年末增长约12%),主要由白酒成品酒、基酒及原材料构成。结合行业背景(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次高端需求恢复缓慢[1][2]),存货高企的核心矛盾在于渠道库存积压与需求端疲软的叠加。
二、存货消化的核心策略
舍得酒业针对56亿存货的消化,采取了**“供给端控量稳价、渠道端协同优化、产品端结构升级、需求端品牌拉动”**的组合策略,具体如下:
1. 供给端:“控量挺价”+ 产能优化,缓解渠道库存压力
- 控量保价:2024年二季度起,舍得对核心单品(如品味舍得)严格实施控货策略,减少经销商进货量,优先消化现有库存。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下降24.4%(53.57亿元),但渠道库存周转天数从2023年末的120天降至2025年中期的90天[3][8]。
- 产能聚焦老酒:2024年启用龙池生态酿酒车间(新增8400吨年产能),2025年3月智慧包装中心投产,产能向坛贮老酒倾斜(如藏品舍得10年、沱牌特级T68升级款),通过“产能-库存-产品”的联动,强化老酒储备优势,避免低端产能过剩[6][9]。
2. 渠道端:“双向优化”+ 厂商协同,提升动销效率
- 传统渠道:控量+ 共享仓库:对传统经销商实施“限额供货”,同时搭建共享仓库(如2024年推出的“老酒3+6+4”营销模式),减少经销商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持有成本[8]。
- 新兴渠道:电商逆势增长:2024年电商渠道销售额4.46亿元(同比增长3.1%),占比提升至8.3%,成为库存消化的重要补充。2025年春季糖酒会期间,舍得推出“中国智慧系列”“沱牌曲酒大师版”等新品,通过电商平台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如Z世代、女性群体)[1][2]。
- 厂商关系:三级顾问委员会:2024年推动“三级顾问委员会”构建,加强经销商与企业的沟通,解决渠道痛点(如库存积压、价格混乱),提升渠道信心[8]。
3. 产品端:“价格带补齐”+ 老酒战略2.0,拉动高端需求
- 产品结构升级:针对消费分层趋势,优化产品矩阵,覆盖300-1500元价格带:
- 高端:藏品舍得10年(瞄准高净值人群,批价约1200元/瓶);
- 次高端:品味舍得(控量保价,批价稳定在360元/瓶以上);
- 大众:沱牌特级T68(升级后聚焦性价比,销量同比增长15%)[1][4]。
- 老酒战略深化:2024年开启“老酒战略2.0”,提出“一核四维”(以老酒为核心,强化品质、品牌、渠道、文化),并牵头制定《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填补行业空白,提升老酒品牌认知度[6]。2025年,舍得将推出“中西圣贤”国际新品,拓展海外市场(如香港、美国),缓解国内库存压力[6]。
4. 需求端:“品牌向上+ 渠道下沉”,挖掘增量市场
- 品牌营销:精准触达:2024年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如线上线下媒体宣传、高端论坛赞助),聚焦商务宴请、礼赠等场景,提升品牌影响力。2025年,舍得将推出“定制化老酒”服务,满足年轻消费者(如Z世代)的个性化需求[8]。
- 渠道下沉:县域市场:2025年计划将渠道下沉至县域市场(如四川、贵州的县级城市),挖掘中低端白酒消费潜力(如婚庆、寿宴),缓解高端市场库存压力[10]。
三、行业背景与消化展望
- 行业需求复苏:2025年白酒行业需求有望逐步复苏(如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下半年需求A级复苏),商务宴请、礼赠等场景的需求提升,将为舍得的库存消化提供支撑[3]。
- 竞争格局优化:次高端白酒市场(如舍得、酒鬼酒)的竞争加剧,舍得通过“控量挺价”“老酒战略”差异化竞争,有望抢占市场份额,加速库存消化[5]。
结论
舍得酒业56亿存货的消化,核心在于**“供给端控量稳价、渠道端协同优化、产品端结构升级、需求端品牌拉动”的组合策略。随着行业需求的逐步复苏(如2025年下半年),以及老酒战略的深化(如国际市场拓展、产品结构优化),预计2025年全年库存周转天数将降至80天以内**(较2024年末改善15%),2026年库存水平将恢复至合理区间(如50亿以下)。
注:以上分析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2025年以来的新闻信息[1-10],具体消化进度需关注公司后续的业绩公告及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