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沱牌复兴战略解析:历史基因与市场机遇

深度分析舍得酒业沱牌复兴战略,从产品升级、历史基因到复星赋能,探讨其作为中国名酒的复兴路径与市场潜力,解析舍得酒业双品牌战略布局。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舍得酒业沱牌复兴进展分析

一、战略层面:从“聚焦舍得”到“提升沱牌权重”,打造新增长极

舍得酒业(600702.SH)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其主营业务始终包含“沱牌酒系列、沱牌大曲系列”(券商API数据[0])。2016年改制后,公司曾实施“品牌聚焦战略”,重点打造“舍得”品牌(如推出“智慧舍得”等次高端产品),但2019年起,公司明确将“沱牌复兴”提升至战略高度。
据2019年3月新闻报道,舍得酒业沱牌事业部总经理唐果表示:“2019年将是沱牌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传播中国白酒文化’为使命,推动沱牌品牌及产品的全面升级,巩固其中国名酒地位。”(网络搜索[1][2])。这意味着,公司在保持“舍得”品牌次高端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将沱牌作为“大众名酒”板块的核心,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二、产品层面:推出“沱牌曲酒中国名酒复刻版”,回归经典基因

沱牌的历史辉煌源于其“中国名酒”身份:1989年,沱牌曲酒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获评“中国名酒”(网络搜索[3][5])。2019年,恰逢沱牌跻身中国名酒30周年,公司推出“沱牌曲酒中国名酒复刻版”,严格按照1989年获评时的产品配方及标准生产,旨在再现当年“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的经典形象(网络搜索[5])。
该产品的推出,既是对沱牌“名酒基因”的回归,也是公司“名酒复兴”战略的具体落地。据2018年公司年报,中高端产品(含舍得系列)营收占比达81%(券商API数据[1]),而沱牌作为“大众名酒”,有望填补公司在中低端市场的布局空白,形成“舍得向上、沱牌向下”的产品矩阵(网络搜索[3])。

三、历史与基因:“中国名酒”与“川酒金花”的品牌底蕴

沱牌的复兴具备深厚的历史基础:

  • 1940年,沱牌酒厂正式成立;
  • 1989年,沱牌曲酒获“中国名酒”称号(第五届全国评酒会金质奖章);
  • 90年代,沱牌连续3年全国销量排名行业前三,最辉煌时名列行业第一,累计销量达50亿瓶(网络搜索[5])。
    这些历史积淀为沱牌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基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大众白酒品牌的核心优势。

四、财务与业绩:舍得整体增长为沱牌复兴提供支撑

2018年,舍得酒业实现营收22.12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138%(网络搜索[5])。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进一步增长至27.01亿元,净利润4.42亿元(券商API数据[1])。整体业绩的持续增长,为沱牌复兴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
此外,公司2016年改制后,通过清理定制产品(砍掉1000多个品种)、聚焦核心产品,运营效率显著提升(网络搜索[1][2])。这种“聚焦+优化”的策略,也将复制到沱牌品牌的复兴过程中。

五、外部赋能:复星入主,带来管理与资源支持

2020年12月,复星集团以45.3亿元拍得天洋持有的沱牌舍得集团股份,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网络搜索[3][4])。复星作为多元化企业集团,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有望为沱牌复兴提供以下支持:

  • 管理赋能:复星的民营机制可能优化公司治理,提升沱牌事业部的运营效率;
  • 资源整合:复星的产业布局(如食品、零售等)可能为沱牌提供渠道和品牌协同;
  • 资金支持:复星的资金实力可能为沱牌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提供保障。

总结:沱牌复兴的前景与挑战

沱牌复兴的核心逻辑是“历史基因+战略聚焦+产品升级+外部赋能”。其优势在于:

  • 深厚的“中国名酒”品牌底蕴;
  • 舍得酒业整体业绩增长的支撑;
  • 复星入主带来的资源与管理支持。
    但也面临挑战:
  • 大众白酒市场竞争激烈,沱牌需差异化定位;
  • 产品升级需平衡“经典”与“创新”,满足当代消费者需求;
  • 渠道拓展需应对电商、社区零售等新兴渠道的冲击。

总体来看,沱牌复兴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若能有效执行“战略提升+产品升级+外部赋能”的策略,有望再现当年“中国名酒”的辉煌,成为舍得酒业新的业绩增长点。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