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酒旅项目前景分析: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深入分析舍得酒业12亿元酒旅融合项目的前景,从行业趋势、公司优势、风险因素等多维度解读其长期潜力与短期挑战,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3 分钟

要分析舍得酒业酒旅项目的前景,需结合公司基本面、项目定位、行业趋势、风险因素等多维度判断,以下是具体结论:

一、项目核心信息梳理

根据公司2025年3月公告,舍得酒旅融合项目总投资12亿元,由舍得酒业(持股49%)、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36%)、射洪市通泉酒业投资开发公司(15%,地方国资)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射洪市沱牌镇(公司注册地),规划三大板块

  • 内环:舍得生态酿酒工业园(生产展示);
  • 中环:舍得文化度假区(新建Club Med酒店、文化街区、体验项目);
  • 外环:舍得之城(品牌文化综合体)。
    项目预计2026年3月完成规划设计2028年底正式投运,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1.47年,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8.5%

二、项目前景的“有利因素”**

1. 行业趋势:酒旅融合是白酒企业的长期战略选择

  • 文旅消费升温: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56亿(+15% YoY),旅游消费5.7万亿元(+17% YoY),“体验式”“沉浸式”文旅成为主流;
  • 白酒行业调整:当前白酒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酒企需通过文化赋能、场景延伸提升品牌粘性,酒旅融合是重要方向(如郎酒庄园、五粮液“十里酒城”均已实现营收贡献);
  • 政策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四川省及射洪市均将“酒旅融合”作为重点产业,舍得项目符合**“诗酒文化”全域旅游**规划(射洪市是“中国白酒之乡”,以沱牌、舍得为核心打造“名酒名镇”)。

2. 公司优势:品牌基础与老酒战略的场景延伸

  • 品牌背书:舍得酒业是“老八大”白酒企业,“沱牌”“舍得”均为“中国驰名商标”,“泰安作坊”(老窖车间)列入中国食品文化遗产,具备老酒文化生态酿酒的独特IP;
  • 现有文旅基础:舍得文化旅游区2021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高速增长),但配套不足(酒店、商业体验项目匮乏),项目正好弥补这一短板(新建酒店、文化街区);
  • 协同效应:项目将“生产展示、文旅体验、消费环节”整合,通过“酒文化主线”提供差异化服务,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如郎酒庄园通过“酒庄旅游”增强品牌美誉度)、培养核心消费人群(如C2M定制、研学课程)。

3. 合作方支持: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资源协同

  • 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复星旗下):具备文旅运营经验(如豫园商城),可提供品牌、资金及运营支持;
  • 地方政府(射洪市国资):通过酒投公司参与,可协调土地、规划、政策等要素(如沱牌镇的“名酒名镇”规划),降低项目落地风险。

三、项目前景的“风险因素”

1. 短期业绩压力与资金占用

  • 公司当前业绩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15%,归母净利润下滑48%(2025年预计持续两位数下滑),此时投入12亿元(公司出资5.88亿)做酒旅项目,可能分散主业精力(现有增产扩能项目进度仅20%,酿酒配套项目50%);
  • 资金压力:项目投资回收期11.47年(含建设期3年),IRR 8.5%(低于白酒主业的回报率),短期难以贡献利润,需考虑公司现金流承受能力(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36.74万元,虽正但不足以覆盖大额投资)。

2. 区域交通与配套短板

  • 沱牌镇交通不便:距离成都、重庆市区均超过200公里,无高铁直达(需通过遂宁中转),不利于吸引远距离游客;
  • 周边竞争:四川白酒企业密集(如郎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均在布局酒旅项目(如郎酒庄园、五粮液“十里酒城”),舍得项目需差异化竞争(如突出“老酒文化”“生态酿酒”),避免同质化。

3. 市场不确定性

  • 文旅消费受宏观经济影响大:若未来经济下行,游客数量可能低于预期,影响项目收益;
  • 项目执行风险:规划设计、施工进度、运营管理等环节若出现问题(如延期投运、体验项目吸引力不足),可能导致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四、结论:“长期向好,短期挑战”

舍得酒业酒旅项目符合行业趋势(酒旅融合)、公司战略(老酒场景延伸)及政策导向(文旅消费),具备长期发展潜力,但需应对短期业绩压力、区域配套短板市场不确定性

关键判断点

  • 若项目规划合理(如突出“老酒文化”差异化)、执行到位(如按时投运、提升体验性),则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量(如郎酒庄园通过“酒旅融合”实现营收增长);
  • 资金占用过多(影响主业增产扩能)或运营不善(如游客数量不及预期),则可能成为“负担”。

建议

  • 关注项目进度(如2026年3月规划设计完成情况、2028年底投运时间);
  • 关注配套完善(如沱牌镇交通改善(高铁规划)、酒店及商业项目运营情况);
  • 关注市场反应(如游客数量增长、品牌美誉度提升)。

总体来看,项目长期前景值得期待,但需警惕短期风险。</think>要分析舍得酒业酒旅项目的前景,需结合行业趋势、公司战略、项目自身特征风险因素综合判断,以下是核心结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舍得酒业酒旅融合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公司出资5.88亿元,占49%股权),由公司与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地方政府(射洪市国资)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建设,位于四川省射洪市沱牌镇(公司注册地)。项目规划三大板块

  • 内环:舍得生态酿酒工业园(生产展示);
  • 中环:舍得文化度假区(新建Club Med酒店、文化街区及配套);
  • 外环:舍得之城(品牌文化综合体)。
    预计2028年底正式投运,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1.47年,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8.5%(符合文旅项目“长期回报”特征)。

二、项目前景的“核心优势”

1. 行业趋势:酒旅融合是白酒企业的“必选项”

  • 文旅消费升温: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56亿(+15% YoY),旅游消费5.7万亿元(+17% YoY),“体验式”“沉浸式”文旅成为主流;
  • 白酒行业调整:当前白酒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酒企需通过文化赋能、场景延伸提升品牌粘性(如郎酒庄园、五粮液“十里酒城”均通过“酒旅融合”实现营收增长);
  • 政策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四川省及射洪市均将“酒旅融合”作为重点产业(射洪市以“诗酒文化”为核心,布局全域旅游),项目符合政策导向。

2. 公司战略:“老酒文化”的场景化延伸

  • 品牌基础:舍得酒业是“老八大”白酒企业,“沱牌”“舍得”均为“中国驰名商标”,“泰安作坊”(老窖车间)列入中国食品文化遗产,具备老酒文化生态酿酒的独特IP;
  • 现有文旅基础:舍得文化旅游区2021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高速增长),但配套不足(酒店、商业体验项目匮乏),项目正好弥补这一短板(新建酒店、文化街区);
  • 协同效应:项目将“生产展示、文旅体验、消费环节”整合,通过“酒文化主线”提供差异化服务(如老酒品鉴、C2M定制、研学课程),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如郎酒庄园通过“酒庄旅游”增强品牌美誉度)、培养核心消费人群(如吸引年轻游客)。

3. 合作方资源: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协同

  • 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复星旗下):具备文旅运营经验(如豫园商城),可提供品牌、资金及运营支持;
  • 地方政府(射洪市国资):通过酒投公司参与,可协调土地、规划、政策等要素(如沱牌镇“名酒名镇”规划),降低项目落地风险。

二、项目前景的“风险因素”

1. 短期业绩压力与资金占用

  • 公司当前业绩下滑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15%,归母净利润下滑48%;2025年预计持续两位数下滑),此时投入12亿元做酒旅项目,可能分散主业精力(现有增产扩能项目进度仅20%,酿酒配套项目进度50%);
  • 资金压力:项目投资回收期11.47年(含建设期3年),内部收益率(IRR)8.5%(低于白酒主业的回报率),短期难以贡献利润,需警惕资金占用对主业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36.74万元,虽正但不足以覆盖大额投资)。

2. 区域配套与竞争风险

  • 交通短板:沱牌镇距离成都、重庆市区均超过200公里,无高铁直达(需通过遂宁中转),不利于吸引远距离游客;
  • 周边竞争:四川白酒企业密集(如郎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均在布局酒旅项目(如郎酒庄园、五粮液“十里酒城”),舍得项目需差异化竞争(如突出“老酒文化”“生态酿酒”),避免同质化。

3. 市场不确定性

  • 文旅消费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如经济下行可能导致游客数量不及预期);
  • 项目执行风险(如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延期、运营不善),可能导致投资回报不及预期(如游客数量未达目标)。

三、结论:“长期向好,短期需警惕风险”

舍得酒业酒旅项目符合行业趋势(酒旅融合)、公司战略(老酒场景延伸)及政策导向(文旅消费)长期前景值得期待(如成为公司“新增量”),但需应对短期业绩压力、区域配套短板市场不确定性

关键判断点

  • 项目执行进度:关注2026年3月规划设计完成情况、2028年底投运时间(若延期,可能影响回报);
  • 配套完善情况:关注沱牌镇交通改善(如高铁规划)、酒店及商业项目运营(如Club Med酒店的吸引力);
  • 市场反应:关注游客数量增长(如2028年投运后是否达到预期)、品牌美誉度提升(如媒体报道、消费者反馈)。

总结

舍得酒业酒旅项目长期前景乐观(符合酒旅融合趋势,具备品牌与资源优势),但短期需谨慎(业绩压力与资金占用可能影响主业)。若项目执行到位(如差异化竞争、配套完善),则有望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支撑点;若运营不善(如游客数量不及预期),则可能成为“负担”。

建议关注项目进度主业恢复情况(如增产扩能项目的推进),作为判断项目前景的核心指标。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