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舍得酒业老酒战略转向卖老酒的可行性,需从核心资源禀赋、过往战略成效、市场需求趋势、渠道与品牌支撑四大维度展开,并结合其财务状况与行业环境综合判断:
一、核心资源:老酒储量与品质是转向卖老酒的底层支撑
舍得酒业的12万吨坛储老酒是其区别于其他酒企的核心稀缺资源(据2020年新闻[1]、2021年研报[8])。这一储量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且通过“生态酿造”(如射洪产区的自然环境、科研驱动的生产标准)确保了老酒的品质稳定性。此外,舍得牵头制定了多项老酒生产标准(如2024年新闻[6][7]提到的“源头打造护城河”),用制度保障了老酒战略的执行彻底性,形成了**“储量+品质+标准”**的三重壁垒,为卖老酒提供了不可复制的资源基础。
二、过往战略成效:老酒战略已验证市场可行性
自2019年将老酒作为企业经营战略(而非阶段性产品概念)以来,舍得酒业取得了全方位增长(据2024年新闻[6][7]):
- 营收与利润:2019-2023年,营收从26.5亿元增长至70.81亿元(涨幅167.2%),净利润从5.08亿元增长至17.71亿元(涨幅248.6%),年复合增长率位居行业前列;
- 市场拓展:省外市场营收从16.58亿元增至46.78亿元(增幅182.1%),经销商数量从1776家增至2655家(增幅近50%),市场覆盖从区域向全国化扩张;
- 品牌价值:“舍得+沱牌”双品牌价值从2019年的854.53亿元增至2023年的1501.02亿元(增长75.65%),成为“老酒领导品牌”(据2024年新闻[6])。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市场对舍得老酒的需求已被激活,老酒战略的“产品-市场”匹配度极高,为转向卖老酒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三、市场需求:老酒与次高端白酒的增长趋势支撑转向
- 老酒市场扩容:据2021年研报[8],老酒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级,消费者对“陈酒”的品质认知与需求持续提升,舍得的12万吨老酒正好契合这一趋势;
- 次高端白酒增长:次高端白酒(价格带300-800元)是白酒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2021年规模约700亿元(据2021年研报[8]),且仍在快速扩容。舍得的“舍得系列”作为次高端核心产品,2019年中高端白酒收入占比达83.09%(据2020年新闻[1]),2025年上半年中高档酒收入仍占比超80%(据2025年半年报[1]),说明其产品结构已深度嵌入次高端赛道,能充分享受赛道增长红利;
- 消费者需求升级: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从“喝便宜酒”转向“喝好酒、喝品牌酒”,老酒的“稀缺性+品质感”正好满足这一需求,舍得的“生态老酒”定位(如“幽雅弥香”的口感)与消费者需求高度契合。
四、渠道与品牌能力:支撑老酒销售的关键抓手
- 渠道体系:舍得采用**“1+1”扁平化渠道模式**(厂商共同运营),并导入阿米巴模式(激发团队活力),2024年三季度新增经销商280家(据2024年新闻[9]),渠道渗透力持续提升;
- 品牌营销:通过四大文化IP(如“舍得智慧讲堂”)、数字化营销(全渠道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强化“老酒领导品牌”的认知,同时布局年轻市场(如2021年研报[8]提到的“积极布局年轻市场”),扩大消费群体;
- 财务能力:2025年上半年,舍得酒业营收27.01亿元,净利润4.42亿元(据2025年半年报[1]),净利润率达16.36%(行业前20%,据get_industry_rank[2]),盈利能力较强,有足够资金投入到老酒的生产、渠道与品牌建设中。
五、风险与应对
- 行业竞争加剧:其他酒企(如泸州老窖、剑南春)也在推出老酒产品,但舍得的12万吨储量与早期战略布局(2019年开始)形成了“时间差”,能有效应对竞争;
- 行业周期调整:2024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舍得通过**“控量挺价”**(据2024年新闻[9])、去库存等策略,优化渠道库存结构,为后续增长蓄力;
- 消费者认知深化:需持续加强老酒知识的普及(如“老酒是好酒”的教育),通过体验式营销(如酒厂旅游、老酒品鉴会)强化消费者对舍得老酒的认知。
结论:舍得酒业转向卖老酒具备高度可行性
- 资源基础:12万吨坛储老酒+生态酿造+标准体系,形成不可复制的核心优势;
- 市场验证:过往老酒战略取得了营收、利润与市场份额的大幅增长,市场对舍得老酒的需求已被激活;
- 趋势支撑:老酒市场与次高端白酒的增长趋势,为转向卖老酒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能力保障:渠道体系、品牌营销与财务能力,能有效支撑老酒的销售与推广。
综上,舍得酒业转向卖老酒是符合企业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的战略选择,具备高度可行性。
(注:以上分析基于2020-2025年的公开数据与行业研究,若需更深入的财务对比、行业竞品分析,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