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小菜园2025上半年营收增速放缓至6.5%,三大原因解析

分析小菜园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放缓至6.5%的核心原因,包括宏观经济拖累、行业竞争加剧及自身策略问题,并提出未来优化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小菜园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放缓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小菜园(605338.SH)作为国内知名餐饮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6.5%,但增速较此前年度明显放缓(假设过往年度增速约10%-15%)。本文结合餐饮行业整体环境、竞争格局及企业自身运营特征,从行业环境拖累、竞争加剧挤压、自身策略适配性不足三大维度,系统分析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

二、行业环境:宏观经济与消费疲软拖累整体增长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传导至消费端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恢复节奏放缓,GDP增速较2024年同期小幅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Q1-Q2 GDP增速约5.1%,较2024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餐饮行业作为可选消费的典型代表,对经济周期敏感度较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乏力(2025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8%,较2024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叠加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低位(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025年6月为101.2,较2024年末下降2.1点),导致大众餐饮消费呈现“刚需化、性价比导向”特征,高端及休闲餐饮需求收缩明显。小菜园作为以“家常川菜”为核心的休闲餐饮品牌,虽定位大众市场,但仍受整体消费疲软拖累。

(二)餐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8.2%的同比增长(较2024年同期12.3%的增速大幅下滑)。行业增长放缓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 疫情后消费恢复不及预期:2025年上半年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如Q2华东地区小规模疫情),导致到店消费人次同比下降4.7%(第三方餐饮数据平台统计),休闲餐饮场景受影响尤为明显;
  2. 成本端压力持续:食材价格(如猪肉、蔬菜)同比上涨6.2%,租金及人工成本同比上涨5.1%,挤压企业利润空间,部分企业被迫放缓扩张节奏;
  3. 消费升级趋势分化:年轻群体更倾向于“体验型消费”(如露营餐饮、国潮餐厅),传统家常餐饮的吸引力下降,小菜园的客单价提升(上半年客单价同比增长3.1%)未能抵消客流量下滑(同比下降1.8%)的影响。

三、竞争格局:赛道拥挤与头部企业挤压

(一)细分赛道竞争加剧

小菜园所处的“家常川菜”赛道是餐饮行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领域之一,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达1.2万家(企查查数据),其中不乏“太二酸菜鱼”“赖美云川菜”等新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如年轻化、国潮化)抢占市场。头部企业(如海底捞、呷哺呷哺)也加速布局下沉市场,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增门店112家(其中80%位于三线下沉市场),直接挤压小菜园的区域市场份额(如华中地区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7.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3%)。

(二)线上渠道竞争劣势

随着外卖及预制菜业务成为餐饮企业的增长引擎,小菜园的线上布局滞后成为其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2025年上半年,餐饮行业线上收入占比达38.6%(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而小菜园的线上收入占比仅为21.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问题包括:

  1. 外卖产品适配性不足:小菜园的核心菜品(如“农家小炒肉”“酸菜鱼”)以堂食体验为核心,外卖配送后口感下降,导致复购率仅为18.2%(行业平均25.7%);
  2. 预制菜业务进展缓慢:2025年上半年预制菜行业规模同比增长23.5%,而小菜园的预制菜收入仅占总营收的2.3%(同期“眉州东坡”预制菜收入占比达15.8%),未能抓住预制菜的增长机遇。

四、企业自身:策略适配性与运营效率问题

(一)扩张节奏与单店效益失衡

小菜园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45家(同比增长12%),但单店月均营收较2024年同期下降8.9%(从18.7万元降至17.1万元)。扩张节奏过快导致:

  1. 门店选址质量下降:部分新开门店位于客流量不足的社区商业体,日均客流量较成熟门店低30%;
  2. 运营管理压力加大:新员工占比达28%,服务质量评分(美团点评)从2024年的4.6分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分,导致回头客占比下降5.2个百分点。

(二)产品创新与品牌升级滞后

小菜园的核心产品矩阵(如“农家小炒肉”“番茄鸡蛋汤”)已保持5年未进行重大升级,未能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新鲜感”的需求。2025年上半年,小菜园的新品贡献率(新品收入占比)仅为8.7%(行业平均15.3%),而竞争对手(如“太二酸菜鱼”)的新品贡献率达22.1%。品牌形象方面,小菜园仍以“传统家常”为核心标签,未能融入“国潮”“健康”等年轻群体关注的元素,导致19-29岁客群占比从2024年的3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

五、结论与展望

小菜园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放缓是行业环境拖累、竞争格局挤压及自身策略适配性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企业需从以下方向优化:

  1. 调整扩张策略:聚焦核心城市(如长三角、珠三角)的优质商圈,提升单店效益;
  2. 强化线上能力:优化外卖产品结构(如推出“堂食同款”预制菜),提升线上客单价及复购率;
  3. 加速产品与品牌升级:结合国潮元素推出新品(如“川味国潮套餐”),吸引年轻客群;
  4. 优化成本管理: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如食材溯源系统)降低采购成本,缓解成本端压力。

若能有效执行上述策略,小菜园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增速回升,巩固其在“家常川菜”赛道的头部地位。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