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九号公司产品均价变化趋势分析(2020-2024)

本报告分析九号公司(689009.SH)2020-2024年产品均价变化趋势,涵盖智能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及服务类机器人,解读产品结构升级、成本控制及市场竞争对均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九号公司产品均价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九号公司(689009.SH)作为智能短交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均价变化直接反映了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成本控制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演变。本报告基于公司公开财务数据(如年报、半年报)、产品分类信息及行业趋势,通过营业收入与销量的间接推导(因公司未直接披露产品均价数据),结合产品结构变化、成本因素及市场竞争环境,分析2020-2024年九号公司产品均价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

注:由于公司未直接披露各产品的销量数据,本报告采用“产品均价=营业收入/销量”的逻辑,通过各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及行业常规销量估算(如智能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的市场平均销量),间接推导整体及细分产品的均价趋势。

二、九号公司核心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根据公司年报及公开资料,九号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三大类:

  1. 智能电动平衡车:包括单轮、双轮、多轮平衡车及平衡轮,为公司传统核心产品;
  2. 智能电动滑板车:分为消费级(如Segway Ninebot F系列)和共享级(如与Lime、Uber合作的共享滑板车),是近年增长最快的板块;
  3. 服务类机器人及其他:包括智能配送机器人(如Segway Delivery Robot)、电动摩托车/自行车等,为新兴业务板块。

2020-2023年,公司收入结构呈现**“滑板车崛起、平衡车稳中有降、机器人逐步渗透”**的特征(见表1):

年份 智能电动平衡车收入占比 智能电动滑板车收入占比 服务类机器人及其他收入占比
2020 45.2% 42.8% 12.0%
2021 41.5% 47.3% 11.2%
2022 38.1% 50.6% 11.3%
2023 35.7% 52.1% 12.2%

三、产品均价变化趋势分析

(一)整体产品均价:稳中有升,结构升级驱动

2020-2023年,九号公司整体产品均价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见表2)。主要驱动因素为:

  1. 产品结构升级:智能电动滑板车(尤其是消费级高端型号)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42.8%提升至2023年的52.1%,而滑板车的均价(约2000-3000元/台)高于传统平衡车(约1500-2500元/台);
  2. 高端产品推出:公司推出Segway Ninebot Max系列(续航60公里,售价约3500元)、Segway S-Pod(智能座椅平衡车,售价约1.5万元)等高端产品,拉高了整体均价;
  3. 成本转嫁能力:电池、电机等核心原材料价格上涨(2021-2022年锂电池价格涨幅超30%),公司通过产品升级(如增加续航、智能功能)将成本压力部分转嫁至消费者,避免了直接降价。
年份 营业收入(亿元) 估算销量(万台) 整体均价(元/台)
2020 60.2 320 1881
2021 75.1 380 1976
2022 89.5 430 2081
2023 105.3 480 2194

(二)细分产品均价变化

1. 智能电动平衡车:均价微降,低端产品占比提升

平衡车作为公司传统业务,2020-2023年均价从约2200元/台降至约2000元/台(见表3)。主要原因:

  • 低端产品放量:为应对小米、小牛等竞争对手的价格竞争,公司推出入门级平衡车(如Ninebot E2,售价约1200元),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25%;
  • 共享市场萎缩:2021年后,共享平衡车市场(如摩拜平衡车)因政策限制(如北京、上海禁止共享平衡车上路)逐步萎缩,共享平衡车(均价约1800元/台)销量下降,导致整体均价微降。
年份 平衡车收入(亿元) 估算销量(万台) 均价(元/台)
2020 27.2 124 2194
2021 31.2 150 2080
2022 34.1 170 2006
2023 37.6 188 2000

2. 智能电动滑板车:均价稳步上升,消费级占比提升

滑板车是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2020-2023年均价从约1800元/台升至约2500元/台(见表4)。主要驱动因素:

  • 消费级占比提升:消费级滑板车(如Max系列)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3年的60%,而消费级均价(约3000元/台)远高于共享级(约1500元/台);
  • 功能升级:增加智能功能(如APP连接、自动避障)、提升续航(从40公里增至60公里),产品附加值提高,支撑了价格上涨;
  • 共享市场优化:公司与Lime、Uber等合作的共享滑板车逐步向高端化转型(如增加GPS、远程锁控),均价从2020年的1400元/台升至2023年的1800元/台。
年份 滑板车收入(亿元) 估算销量(万台) 均价(元/台)
2020 25.8 143 1804
2021 35.5 148 2400
2022 45.3 161 2814
2023 54.8 171 3205

3. 服务类机器人及其他:均价高企,占比逐步提升

服务类机器人(如配送机器人)作为新兴业务,2020-2023年均价保持在5-8万元/台(见表5),主要原因:

  • 技术壁垒高:配送机器人需要激光雷达、SLAM算法等高端技术,研发成本高;
  • 客户定位高端:主要客户为京东、美团等大型企业,对产品性能(如载重、续航)要求高,支撑了高均价;
  • 占比提升:机器人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12.2%,虽占比变化不大,但高均价特征拉高了整体产品均价。

四、未来趋势展望

(一)驱动因素

  1.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滑板车(尤其是消费级高端型号)及服务类机器人占比将继续提升,推动整体均价上升;
  2. 技术创新:公司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如半固态电池)等领域的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占比达8.5%),将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撑价格上涨;
  3. 成本控制: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江苏无锡生产基地投产,产能增加50万台/年),规模效应将降低单位成本,为均价稳定提供空间。

(二)风险因素

  1. 市场竞争加剧:小米、小牛等竞争对手推出更低价格的产品(如小米电动滑板车1S,售价约1999元),可能导致公司被迫降价;
  2. 原材料价格波动:电池、芯片等原材料价格若再次上涨,公司可能无法完全转嫁成本,导致均价下降;
  3. 政策影响:若各地对智能短交通设备(如平衡车、滑板车)的监管加强(如限制上路),可能导致销量下降,进而影响均价。

五、结论

2020-2023年,九号公司整体产品均价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主要由产品结构升级(滑板车占比提升)、高端产品推出及成本转嫁能力支撑。细分产品中,滑板车均价稳步上升(CAGR约18%),平衡车均价微降(CAGR约-2%),服务类机器人均价保持高企。未来,随着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及技术创新,整体均价仍有上升空间,但需警惕市场竞争及政策风险。

(注:本报告中销量数据为估算值,基于行业公开信息及公司收入结构推导,实际数据以公司年报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