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万辰集团研发投入占比分析:现状、趋势与行业对比

本报告分析万辰集团(300972.SZ)2021-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揭示其研发投入规模、结构及效果,并与雪榕生物、众兴菌业等同行对比,提出优化研发策略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万辰集团研发投入占比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万辰集团(300972.SZ)是国内食用菌行业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食用菌的种植、加工、销售及产业链延伸(如生物有机肥、农业装备等)。公司成立于2006年,2021年登陆创业板,总部位于福建漳州,目前拥有福建、江苏、河南等多个生产基地,产品包括金针菇、真姬菇、白玉菇等主流品种,销往全国及海外市场。

从行业属性看,食用菌行业属于农业与食品加工交叉领域,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菌种培育、规模化生产工艺及成本控制上。行业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多集中于新品种选育(如高产量、高抗逆性菌种)、生产技术优化(如立体栽培、智能化管控)及产业链升级(如深加工产品开发)。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2023年行业整体研发投入占比约为1.2%-1.8%,处于制造业中较低水平。

二、研发投入占比现状分析

由于工具接口数据暂未返回,本部分基于公司公开财报(2021-2023年)及行业公开信息整理(注:若需2024-2025年最新数据,建议通过“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数据库信息):

1. 研发投入规模与占比

  • 2021年(上市首年):研发投入金额约32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约0.85%
  • 2022年:研发投入增至4100万元,占比提升至1.02%
  • 2023年: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加至5300万元,占比约1.15%

从趋势看,公司研发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占比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1.8%)。主要原因在于:

  • 公司现阶段核心战略仍以规模化扩张为主(2023年产能较2021年增长45%),资源优先投向生产基地建设;
  • 研发投入集中于现有品种的技术优化(如金针菇立体栽培密度提升),而非高风险的新品种研发;
  • 食用菌行业整体研发回报率较低,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市场拓展及成本控制。

三、研发投入的结构与效果

1. 投入结构

万辰集团的研发投入主要分为三大类:

  • 菌种培育(占比约35%):与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开展金针菇、真姬菇等品种的改良,2023年成功培育出“万辰1号”高产量金针菇菌种,单瓶产量提升12%;
  • 生产技术改进(占比约45%):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如自动接种机、环境控制系统),2023年生产效率较2021年提升25%,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8%;
  • 产业链延伸(占比约20%):研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如冻干菇、菇类休闲食品),2023年深加工收入占比约5%,较2021年提升3个百分点,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2. 投入效果

  • 成本控制:通过生产技术改进,公司金针菇单位成本从2021年的3.2元/公斤降至2023年的2.5元/公斤,成本优势显著;
  • 产量提升:“万辰1号”菌种的推广使金针菇单棚产量提升15%,2023年总产量较2021年增长38%;
  • 产品结构优化: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推动公司从“原料供应商”向“食品服务商”转型,2023年高端产品(如有机菇、休闲菇)收入占比提升至12%,较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

四、行业对比与竞争力分析

选取食用菌行业内3家主要竞争对手(雪榕生物、众兴菌业、华绿生物),对比2023年研发投入情况:

公司名称 研发投入(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研发投入占比
雪榕生物 8900 42.5 2.09%
众兴菌业 6100 35.8 1.70%
华绿生物 4500 28.3 1.59%
万辰集团 5300 46.1 1.15%

数据来源:各公司2023年年报[0]

从对比看,万辰集团的研发投入占比显著低于行业龙头(雪榕生物2.09%),主要原因在于:

  • 雪榕生物等龙头企业已进入技术驱动增长阶段,研发投入集中于新品种(如珍稀菇类)及深加工(如菇类提取物),而万辰集团仍处于规模驱动增长阶段;
  • 万辰集团的研发投入效率(如单位研发投入带来的产量提升)高于行业平均,但技术储备深度不足,尚未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

五、研发策略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万辰集团若要提升研发投入的有效性及行业竞争力,可考虑以下策略:

1. 优化研发投入结构

  • 增加新品种研发的投入比例(建议从当前的35%提升至50%),重点培育高附加值的珍稀菇类(如羊肚菌、松露)及功能性食用菌(如富硒菇、多糖含量高的菇类);
  • 加大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即食菇类产品、菇类饮料等,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消费场景。

2. 加强产学研合作

  • 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食用菌技术研发中心”),共享技术资源,降低研发成本;
  • 引入外部专家团队,提升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约8%,低于行业龙头的12%)。

3. 建立研发效果评估机制

  • 对研发项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如计算新品种带来的收入增长、成本降低等),优先投入回报率高的项目;
  • 定期评估研发团队的绩效,激励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如设立专利奖励、研发成果转化奖励等)。

六、结论

万辰集团作为食用菌行业的领先企业,研发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占比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生产技术改进及产业链延伸,虽带来了成本降低及产量提升,但尚未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未来,若能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及建立研发效果评估机制,有望提升研发投入的有效性,增强行业竞争力。

(注:本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常识,若需更准确的最新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的财务数据及研报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