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2017-2024年数据,分析会稽山省外市场的收入规模、增速、重点市场表现及盈利性,探讨其全国化布局策略与未来增长潜力。
会稽山(601579.SH)作为国内黄酒龙头企业,以“会稽山”牌绍兴酒为核心产品,近年来逐步推进全国化布局。本文基于2017-2024年的财务数据与市场动态,从收入规模、增速与占比、重点市场表现、盈利性、扩张策略及挑战与展望五大维度,系统分析其省外市场(国内非浙江区域)的表现。
根据2024年中报数据,会稽山内销收入(含省内与省外)达7.29亿元,占总营收的99.27%;外销收入仅536万元,占比0.73%。这一结构表明,国内市场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而省外市场(国内非浙江区域)是内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趋势看,2017年公司开始加大省外市场投入,当年安徽市场收入3-4千万元(增长近50%),江苏/上海收入增速达10%/20%;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经销商净增加23个(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推动江苏市场增速接近20%,上海市场增速达15-20%。2023年,公司境内市场(含省外)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62.84%,远超境外市场4.45%的增速,显示省外市场扩张加速。
2017-2018年,会稽山省外市场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公司在北方市场(如山东、河南)采取灵活渠道策略,通过总代理商、商超与团购商高效培育品牌。2018年,公司计划在北方市场招募更多经销商,重点推动黄酒消费者教育,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内销毛利率达50.17%(含省内与省外),显著高于外销毛利率36.08%。这一差异主要源于:
公司省外扩张采取**“追随古越龙山”策略**,节省了先期市场开拓与品类认知培育的高额费用。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稳定,未因省外扩张大幅上升,体现了费用控制的有效性。
会稽山省外市场表现整体向好:收入规模逐步扩大,重点市场(长三角)增速引领,盈利性优于外销。尽管面临扩张速度与消费者培育的挑战,但通过聚焦核心市场、优化渠道策略与提升产能效率,公司有望实现省外市场的持续增长,成为未来业绩的重要驱动力。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与公司公开财报,其中2017-2018年数据来自新浪财经[1][2],2024年中报数据来自前瞻眼[3],2023年分区域数据来自小牛行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