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8%,其中品牌宣传费用减少12.1%。报告分析行业压力、提质增效措施及毛利率改善对费用收缩的影响,并探讨短期利润改善与长期品牌竞争力的平衡。
根据蒙牛乳业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1],公司销售及经销费用从2023年同期的139.06亿元降至126.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8%。这一降幅是蒙牛近十年来销售费用的首次显著收缩——除2022年出现4.86%的小幅下滑外,2013-2023年期间销售费用均保持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其中,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行销费用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从2023年上半年的51.2亿元降至44.99亿元,同比减少12.1%,成为销售费用收缩的核心驱动项。
2024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面临原奶供给过剩+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的双重压力,行业整体呈现短期下滑态势[1]。蒙牛作为行业龙头,其核心业务均受影响:液态奶(占总收入79%)收入同比下跌12.9%,冰淇淋(7.5%)、奶粉(3.7%)、奶酪(4.7%)业务亦全线下滑。在收入端持续收缩的背景下,公司被迫调整费用策略,通过压缩销售开支缓解利润压力。
蒙牛2024年上半年启动“提质增效”计划,重点优化销售环节的资源配置[1]。例如,品牌宣传费用的下降并非简单“砍预算”,而是调整了投放结构——减少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广告)的投入,转向更精准的数字化营销(如社交媒体、社区运营),降低了单位传播成本。此外,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1.1%)、税费(同比下降7%)等其他费用的收缩,也体现了公司对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
2024年上半年,原奶价格持续下跌(国内生鲜乳均价同比下降约10%),推动蒙牛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38.4%提升至40.3%(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1]。毛利率的改善为销售费用的收缩提供了“缓冲空间”——即使减少销售投入,公司仍能通过成本控制维持经营利润率的稳定(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7%,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尽管2024年上半年蒙牛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03%(24.46亿元),但销售费用的收缩有效减缓了利润下滑速度[1]。若不考虑销售费用下降的影响(假设销售费用保持2023年同期水平),经营利润将减少约12.26亿元,净利润下滑幅度可能扩大至25%以上。因此,销售费用控制成为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管理的关键抓手。
品牌宣传费用的大幅下降(12.1%)可能对蒙牛的长期竞争力产生隐忧。作为消费品企业,品牌力是驱动用户复购和市场份额的核心要素。2024年上半年,蒙牛的市场份额(液态奶领域)从2023年的38%微降至37.5%[2],虽未出现大幅流失,但品牌宣传投入的收缩可能导致用户认知度下降,尤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减弱。若行业复苏后公司未及时恢复品牌投入,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如伊利、光明)抢占的风险。
鉴于2024年全年乳制品行业仍处于调整期(蒙牛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09%[3]),公司短期内将继续执行“提质增效”策略,重点压缩非必要的销售开支(如线下促销活动、传统广告),同时优化供应链成本(如原奶采购、物流费用),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
随着行业供需矛盾逐步缓解(预计2025年原奶价格将趋于稳定),蒙牛需重新平衡“降本”与“增长”的关系。一方面,继续通过数字化营销(如直播电商、私域流量)提高品牌宣传的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加大对高端产品(如有机奶、功能性乳制品)的研发和推广投入,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附加值,推动收入端的可持续增长。
蒙牛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的大幅下降(8.8%)是行业环境压力与公司策略调整的共同结果,短期内有效改善了经营利润率,但也带来了长期品牌竞争力的潜在风险。未来,公司需在“降本”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通过精细化费用管理与高端产品布局,实现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
(注:报告数据均来自蒙牛乳业2024年上半年财报及公开新闻披露[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