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营收115.07亿元(同比+9.12%),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0.05%)。报告分析屈光手术、白内障及视光服务三大业务贡献,解读成本压力与ROE下降风险,展望行业龙头长期价值。
根据爱尔眼科(300015.SZ)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公开信息[1][2],公司2025年1-6月实现:
爱尔眼科作为眼科医疗服务龙头,营收增长主要依赖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及视光服务三大核心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2%(2024年同期为90%),药品及器械销售占比持续下降,业务结构更趋健康。
净利润增速近乎停滞的主要原因是成本端压力上升:
尽管成本压力较大,但公司通过提高手术效率(单店手术量同比提升5.1%)及供应链优化(耗材采购成本下降3.7%),实现了净利润的微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02亿元,同比增长16.7%,主要因:
ROE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主要因净资产规模扩张(2025年上半年末净资产较2024年末增长12.5%)及净利润增速放缓。若未来营收增长不及预期,ROE可能进一步下滑。
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4.69%,较2024年末上升1.39个百分点,主要因短期借款增加(同比+18.7%)用于门店扩张。尽管当前负债率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同业均值约40%),但需警惕后续扩张带来的财务压力。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股东户数为34.39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达61.73%,其中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约35%,显示机构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根据《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25)》,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3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0%。爱尔眼科作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的8%提升至12%(2027年目标)。
机构普遍预测,爱尔眼科2025年全年营收将达235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约42亿元(同比+3%)。短期来看,成本压力及行业竞争(如通策医疗、希玛眼科的区域扩张)将制约净利润增速;长期来看,随着规模化效应释放及技术壁垒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营收稳增、净利润微增”的特点,主要因成本压力制约了盈利释放。但从长期来看,公司作为眼科医疗服务龙头,受益于行业增长及自身战略布局,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后续门店扩张进度、成本控制效果及海外市场表现等关键指标。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及公开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