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璞泰来隔膜业务的增长动力,包括涂覆隔膜产能扩张、基膜自供率提升及产业链协同效应,展望其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未来前景。
璞泰来的隔膜业务是其新能源锂电池上游关键材料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涵盖涂覆隔膜加工、基膜生产、涂覆材料(PVDF、粘结剂)、涂覆设备四大环节,形成了“基膜-涂覆材料-涂覆设备-涂覆加工”的产业链闭环。该业务定位高端,聚焦湿法隔膜的涂覆加工与配套服务,主要客户包括CATL、LG、SDI等全球头部电池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领域。
涂覆隔膜是璞泰来隔膜业务的核心收入来源,其加工量与市场份额的增长是业务扩张的关键指标。
根据2022年年报数据,公司涂覆隔膜加工量达43.38亿平方米,占国内湿法隔膜出口量的44.31%,较2021年同期提升9.12个百分点,位居行业第一。这一数据反映了公司在涂覆隔膜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下游客户对其产品质量与交付能力的认可。
市场机构预计,2023年公司涂覆隔膜出货量将达到60-70亿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38%-61%。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公司规划2026年涂覆隔膜总产能将超过70亿平方米,其中肇庆项目二期(20亿平方米)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产能的持续扩张为未来3-5年的业务增长奠定了基础。
基膜是涂覆隔膜的核心原材料,公司通过自主生产基膜,逐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能力。
2022年,公司基膜销量达1.2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2.4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四川基地4条基膜新产线的安装完成(2022年底),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公司通过自主生产涂覆材料(如PVDF、粘结剂),形成了“材料-设备-加工”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了隔膜业务的竞争力。
PVDF(聚偏氟乙烯)是涂覆隔膜的关键材料,用于提高隔膜的耐化学性与机械强度。2022年,公司PVDF销量达5372吨,全部自供涂覆业务。自主生产PVDF的优势包括:
公司自主开发的粘结剂(如PAA)用于改善涂覆隔膜与电极的粘结力,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与安全性。粘结剂的自主生产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使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粘结剂配方,提供定制化产品。
公司的隔膜业务涵盖“基膜-涂覆材料-涂覆设备-涂覆加工”全环节,协同效应显著: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2023年全球销量预计增长35%)是隔膜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湿法隔膜因具有更高的孔隙率与安全性,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流选择,其需求占比超过70%。此外,储能电池市场的增长(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预计增长50%)也为隔膜业务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
公司与CATL、LG、SDI等全球头部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涂覆隔膜出货占CATL采购量的比例超过50%。优质客户的稳定订单为业务增长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与市场份额。
公司的涂覆隔膜定位高端,主要产品包括:
璞泰来的隔膜业务通过产能扩张、产业链闭环、技术协同等策略,实现了快速增长。涂覆隔膜加工量与市场份额的提升、基膜自供率的提高、涂覆材料的自主生产,以及与下游优质客户的绑定,共同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公司隔膜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