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宏微科技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研发进展、产能布局及市场拓展,探讨其如何通过SiC器件、IGBT模块等技术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机,并展望2025年业绩恢复与增长潜力。
宏微科技(688711.SH)是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涵盖IGBT、FRED等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模块及电源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具备全产品链布局能力,尤其在IGBT、FRED芯片设计、封装制造及可靠性试验等环节拥有核心技术积累,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品的研发与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0]。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是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充电桩等核心部件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动力及安全性。宏微科技凭借多年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技术沉淀,自2022年起逐步加大车规级产品的研发与产能投入,目标是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先机。
宏微科技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的研发上持续取得突破: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9.59%至6427.80万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至5856.61万元,占同期营收的8.61%(营收6.80亿元),显示公司对车规级产品研发的重视[0][1]。研发投入主要用于SiC器件、高功率IGBT模块等车规级产品的技术升级,为后续新品发布奠定基础。
为满足车规级产品的量产需求,宏微科技于2022年启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研发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设周期3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840万块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生产能力,产品涵盖IGBT模块、SiC二极管等,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及充电桩[1]。
截至2025年,该项目已进入产能释放期,预计年内将逐步满负荷运行。产能的提升将有效缓解公司车规级产品的供给瓶颈,支撑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扩张。
宏微科技凭借技术优势,已与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其车规级产品(如IGBT模块、SiC二极管)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和充电桩。2025年,公司明确表示将加大车规产品的研发投入,加速新品发布,丰富产品矩阵,目标是抢占新能源市场的先机[1]。
此外,公司通过与新兴车企的合作,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市场份额。例如,2025年以来,公司与某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深度合作,其车规级IGBT模块将搭载于该车企的新款车型,预计年内实现批量交付[1]。
2024年,宏微科技实现营收13.32亿元,但净利润亏损1.41亿元(同比下降112.91%)。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光伏产业供需失衡、新能源汽车价格竞争激烈,导致部分客户采购计划调整,订单释放进度不及预期;同时,车规级产品的单价承压,挤压了利润空间[0]。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80亿元,净利润169.6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虽然净利润仍较低,但主要得益于车规级产品的研发与产能释放带来的收入增长,以及成本管控措施的见效。研发投入占比(8.61%)保持稳定,显示公司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并未因短期业绩压力而减少[0]。
2025年是宏微科技车规级业务的关键一年,公司计划: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00万辆,同比增长35%),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将持续扩大。宏微科技凭借技术、产能及客户资源的优势,有望在车规级市场实现突破,推动公司业绩的长期增长。
宏微科技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的进展显著,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及市场拓展,已具备抢占新能源市场的能力。尽管2024年因市场环境压力出现亏损,但2025年上半年业绩已逐步恢复,显示车规级业务的潜力正在释放。未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宏微科技的车规级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点,推动公司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