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集团2025年上半年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
龙湖集团(00960.HK)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及运营商,成立于1993年,2009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及智慧服务四大板块,以“空间即服务”为战略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居住与消费体验。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3348.7亿元(股东应占权益1650.7亿元),员工总数超3万人[0][1]。
二、核心财务数据摘要(2025年上半年)
根据龙湖集团2025年半年报,核心财务数据如下(单位:人民币):
指标 |
本期金额 |
同比变化 |
备注 |
营业收入 |
587.5亿元 |
+25.4% |
创近年半年度营收新高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 |
32.2亿元 |
-45.1% |
受地产开发毛利率下降影响 |
核心溢利(剔除公平值变动) |
13.8亿元 |
-70.9% |
运营及服务业务为主要贡献 |
每股基本盈利 |
0.48元 |
-45.0% |
|
核心每股基本盈利 |
0.21元 |
-70.8% |
|
三、营收结构分析:地产开发驱动增长,运营服务稳定贡献
2025年上半年,龙湖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地产开发业务,同时运营与服务业务保持稳定,占比持续提升:
- 地产开发业务:收入454.8亿元,同比增长34.7%,占总营收的77.4%。增长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率超100%(上半年销售金额约600亿元,回款率102%)及结算量增加(交付近4万套品质住宅,同比增长15%)。尽管行业下行压力仍在,但龙湖通过“高周转、强去化”策略,实现了地产开发业务的逆势增长[1][2]。
- 运营业务: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5%,占总营收的11.9%。主要来自商业运营(如“天街”系列购物中心租金收入增长3.2%)及长租公寓(“冠寓”出租率保持在85%以上)。运营业务的稳定增长,体现了龙湖“持有型资产”的价值沉淀[3]。
- 服务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增0.8%,占总营收的10.7%。主要包括物业管理(“龙湖智慧服务”在管面积超3亿平方米,收入增长1.5%)及供应链服务(为地产开发提供配套支持)。服务业务的低波动特性,成为集团利润的“稳定器”[4]。
总结:地产开发仍是营收核心(占比近80%),但运营与服务业务占比已达22.6%,较2024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显示公司向“轻资产、重运营”转型的成效。
四、利润质量分析:核心溢利承压,运营服务成利润支柱
2025年上半年,龙湖利润表现分化:
- 归母溢利下降45.1%:主要因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从2024年上半年的28.5%降至2025年的20.3%),反映行业下行对开发业务盈利的挤压。
- 核心溢利下降70.9%:剔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本期减少18.4亿元)及衍生金融工具影响后,核心溢利主要来自运营及服务业务(贡献约10.5亿元,占核心溢利的76.1%)。其中,商业运营毛利率保持在65%以上,物业管理毛利率约28%,成为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1][5]。
结论:尽管地产开发业务盈利收缩,但运营与服务业务的高毛利率特性,有效缓解了整体利润下滑压力,体现了龙湖“轻重结合”策略的抗风险能力。
五、财务健康状况:负债压降,流动性充裕
龙湖集团2025年上半年财务状况保持稳健,主要指标如下:
- 综合借贷总额:1698.0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65.3亿元(降幅3.7%),连续12个季度实现负债规模压降。
- 净负债率:51.2%,较2024年末下降4.8个百分点,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标杆房企平均净负债率约70%)。
- 融资成本:平均年利率3.58%,较2024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增融资以长期债为主(平均借贷年期10.95年),降低了短期偿债压力。
- 在手现金:446.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2.5亿元,覆盖短期债务(约300亿元)的1.49倍,流动性充裕[1][3]。
分析:龙湖通过“降负债、调结构、低成本融资”策略,有效提升了财务韧性。尽管行业信用环境仍较紧张,但公司凭借优质资产(如核心城市的商业物业)及稳定的现金流,保持了融资渠道的畅通。
六、业务运营表现:交付与去化双达标,运营业务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龙湖在业务运营上取得多项关键成果:
- 交付表现:完成近4万套住宅交付,同比增长15%,交付率100%(无逾期交付),客户满意度达92%,体现了公司对“产品力”的坚持。
- 销售去化:上半年销售金额约600亿元,去化率达75%(行业平均约60%),销售回款率超100%,确保了资金的快速回笼。
- 运营业务增长:商业运营板块(天街)租金收入同比增长3.2%,出租率保持在98%以上;长租公寓(冠寓)新增开业10万间,在管规模达50万间,成为国内最大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运营商之一[2][4]。
亮点:运营业务的稳步增长,不仅为集团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也为未来“地产开发+运营服务”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行业背景与公司策略:穿越周期,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弱复苏、强韧性”特征,地产行业则处于“深度调整、加速重构”阶段。政策层面,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楼市政策(如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购限贷),但行业整体仍面临“需求疲软、库存高企”的压力。
面对周期考验,龙湖集团采取了以下策略:
- 坚守底线:优先保障交付与兑付,确保客户信任及市场信心。
- 调整债务结构:通过“借新还旧”及“长债换短债”,降低短期偿债压力,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平均借贷年期10.95年)。
- 优化资产组合:处置非核心资产(如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项目),聚焦核心城市(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优质地块,提升资产质量。
- 强化运营能力:加大对商业运营、物业管理等轻资产板块的投入,提升服务附加值,推动“空间即服务”战略落地[1][5]。
八、展望:短期承压,长期向好
增长动力
- 地产开发业务:随着政策效果逐步释放(如房贷利率下调、限购放松),核心城市的地产需求将逐步恢复,龙湖凭借“高去化率、强回款能力”,有望保持地产开发业务的稳定增长。
- 运营服务业务:商业运营(天街)及长租公寓(冠寓)的规模扩张,将为集团提供持续的现金流及利润贡献;物业管理(龙湖智慧服务)的在管面积增长(预计2025年末超3.5亿平方米),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
- 协同效应:“地产开发+运营服务”的协同模式(如开发项目配套天街商业、冠寓公寓),将提升项目的附加值及客户粘性,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风险因素
- 行业下行压力:若地产行业需求持续疲软,可能导致龙湖地产开发业务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 政策不确定性:若政策收紧(如房贷利率上调、限购加强),可能影响公司的销售及去化表现。
- 运营成本上升:商业运营及物业管理的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可能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九、结论
龙湖集团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体现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尽管地产开发业务盈利收缩,但通过“高去化、强回款”实现了营收增长;运营与服务业务的稳定贡献,缓解了利润下滑压力;财务状况保持稳健,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
短期来看,公司仍面临行业下行的压力,但长期而言,随着“空间即服务”战略的逐步落地及运营能力的提升,龙湖有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成为行业内“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企业。
数据来源:
[0] 券商API数据(公司基本信息);
[1] 龙湖集团2025年半年报;
[2] 网易新闻(2025年8月29日);
[3] 腾讯新闻(2025年8月29日);
[4] 龙湖集团官网(2025年8月29日);
[5] 智通财经(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