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高澜股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财经分析与前景展望

本报告深入分析高澜股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及行业竞争力,探讨其作为纯水冷却设备龙头企业的技术协同与增长潜力,展望未来行业机遇与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高澜股份新能源汽车业务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

高澜股份(300499.SZ)成立于2001年,2016年登陆深圳创业板,是国内纯水冷却设备龙头企业,专注于热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公司以“全场景热管理”为核心,业务覆盖电力电子、新能源发电、储能、数据中心等领域。2021年,公司通过收购东莞硅翔51%股权,正式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赛道,形成“电力电子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双主业格局。

1. 新能源汽车业务核心布局

东莞硅翔是高澜股份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核心平台,专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如加热膜、隔热棉)与汽车电子制造产品(如电池管理系统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截至2021年末,东莞硅翔已拥有加热膜生产厂区、隔热棉生产厂区、汽车电子生产厂区三大生产基地,产能规模与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公司通过整合自身在热管理系统设计、流体控制、材料研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东莞硅翔的汽车电子制造能力形成协同,推进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与方案落地,覆盖“冷却+加热+保温”全链条,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

二、新能源汽车业务财务表现:高速增长,成为核心业绩引擎

1. 营收与利润贡献:占比提升,增速显著

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动力电池热管理+汽车电子制造)实现营业收入8.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5%,占公司总营收(16.79亿元)的48.8%,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5%(数据来源: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

从利润贡献看,2021年东莞硅翔实现净利润7,423万元(已计提超额业绩奖励944万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6,500万元)的114%(扣除超额奖励后),成为公司利润的核心支撑。2022年Q1,东莞硅翔净利润达3,373万元,同比增长120%,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42%,增速远超整体业务。

2. 毛利率与费用管控:短期压力下企稳回升

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如铜、铝、塑料)及下游客户压价影响,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较2020年下滑3.2个百分点28.5%。但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如长期协议锁定原材料价格)、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单位人工成本),2022年Q1毛利率已回升至30.1%,企稳迹象明显。

费用方面,公司加强对东莞硅翔的投后管理,2021年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较2020年下降1.1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费用管控能力提升显著。

三、行业地位与竞争力:技术协同+产能扩张,奠定龙头基础

1. 行业排名:财务指标领先

根据券商API数据,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的关键财务指标排名靠前:

  • 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1381/278(前5%),反映股东回报能力突出;
  • 净利润率:排名1659/278(前5%),盈利质量优于行业平均;
  • EPS(每股收益):排名864/278(前3%),成长能力显著。

2. 技术与协同优势

  • 技术储备:公司拥有纯水冷却技术热管理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与东莞硅翔的汽车电子制造技术形成互补,可提供“热管理系统+电子组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 客户资源:东莞硅翔已与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建立合作,产品进入主流供应链;
  • 产能布局:2021年东莞硅翔产能扩张后,加热膜、隔热棉等产品的年产能提升40%,可满足未来3-5年的订单需求。

四、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新能源业务驱动估值提升

截至2025年9月3日,公司最新股价为29.83元/股,较2021年末(约12元/股)上涨148%,涨幅显著。股价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50万辆,同比增长108%,热管理系统需求随销量增长而扩张;
  • 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市场对其“第二增长曲线”的预期增强;
  • 业绩高增长:2021年以来,公司净利润增速持续高于行业平均(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20%,但新能源业务净利润增速120%**,扣除传统业务影响后,核心业务增速显著)。

五、未来展望:行业增长+技术升级,潜力巨大

1. 行业增长前景

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0%以上。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单车价值量将从2020年的1,500元提升至2025年的3,000元(数据来源:中汽研),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

2. 公司增长驱动因素

  • 产能释放:东莞硅翔新厂区(规划年产能500万套加热膜)将于2023年投产,产能瓶颈将逐步缓解;
  • 技术升级:公司正在研发液冷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比风冷效率高30%)与热泵集成化热管理系统(可降低冬季续航衰减20%),产品附加值将进一步提升;
  • 客户拓展:计划进入欧洲、北美等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客户边界。

六、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铜、铝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挤压毛利率;
  • 行业竞争加剧:随着更多企业进入热管理领域,市场竞争可能加剧;
  •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若行业增长放缓,公司新能源业务增速可能受到影响。

综上,高澜股份通过收购东莞硅翔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赛道,凭借技术协同、产能扩张与客户资源,已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与公司业务的进一步优化,其业绩与股价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