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分析报告
一、引言
国轩高科(002074.SZ)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其扣非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本文基于公司公开财报、业绩预告及第三方机构分析,从历史趋势、变动原因、业务驱动、成本控制等维度,对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进行系统分析。
二、扣非净利润历史趋势分析
扣非净利润是剔除政府补贴、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收益后的盈利指标,更能体现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呈现扭亏为盈、快速增长的趋势:
- 2023年:扣非净利润实现85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116.5%至123.29%),首次扭亏为盈[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2.63亿元(同比增长125.86%),创近年新高[2][3][4]。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延续增长态势,实现0.15亿元(同比增长37.59%)[4]。
三、扣非净利润变动原因分析
1. 新能源行业高景气度驱动
2023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需求爆发,国轩高科作为电池供应商直接受益。2023年,公司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73.8%(全球市占率3.2%),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200%(市占率6%)[2][4]。行业需求增长为扣非净利润提供了底层支撑。
2. 主营业务(动储双轮)贡献显著
国轩高科的扣非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双轮驱动:
- 动力电池:2024年实现营收256.48亿元(占总营收70%),同比增长11.27%;毛利率15.14%(同比基本持平)。其全球装机量增长主要受益于与大众汽车等国际车企的战略合作,以及“G刻”“星晨”等高性能电池产品的推出[4]。
- 储能电池:2024年实现营收78.32亿元(占总营收22.13%),同比增长12.98%;毛利率21.75%(同比提升3.46个百分点)。储能电池出货量的高增长(200%)及毛利率改善,成为扣非净利润的重要增量[2][4]。
3. 成本控制与管理提升
- 原材料自供率提升: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关键原材料(如锂、镍)自供率超40%,有效对冲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024年,动力电池毛利率(15.14%)与储能电池毛利率(21.75%)均保持稳定或提升,体现了成本控制的成效[2]。
- 管理体系优化:引入大众集团管理体系后,公司内部降本增效显著。2024年Q4期间费用率13.70%(同比下降4.53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0.78%)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4]。
4. 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国轩高科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贴、投资收益等。2023年,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8500万元至1.2亿元),而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中包含了大量非经常性收益(如政府补贴),但扣非净利润的增长更能反映主营业务的改善[1][2]。
四、未来展望
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的增长趋势有望延续,核心支撑在于:
- 动储双轮驱动: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仍在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73.8%),储能电池出货量(2024年同比增长200%)仍有提升空间;
- 成本控制能力:原材料自供率的进一步提升(目标50%以上)将继续降低成本;
- 国际化与产能扩张:与大众汽车的合作将推动海外市场拓展,国内合肥、桐城等生产基地的投产将提升产能规模;
- 研发投入:全固态“金石”电池、G刻等高性能产品的推出,将增强产品竞争力[3][4]。
五、结论
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从2023年的扭亏为盈,到2024年的快速增长(125.86%),再到2025年一季度的延续(37.59%),充分体现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动储双轮驱动、成本控制、管理优化及研发创新。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国轩高科扣非净利润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注:数据来源为公司2023-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业绩预告及证券之星、新浪财经等第三方分析[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