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捷佳伟创TOPCon设备交付分析: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本文深入分析捷佳伟创TOPCon设备的市场地位、交付情况及财务表现,探讨其在光伏行业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捷佳伟创TOPCon设备交付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TOPCon业务布局

捷佳伟创(300724.SZ)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设备整线交钥匙方案提供商,始创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主营湿法设备、管式设备、板式设备、激光设备等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连续八年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公司聚焦光伏行业,核心业务围绕TOPCon、HJT、XBC等高效电池技术展开,其中TOPCon设备是当前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超60%)。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其TOPCon设备涵盖PECVD、扩散炉、刻蚀机等核心环节,技术积累深厚,已形成“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能力。同时,公司通过子公司创微微电子布局半导体设备(如碳化硅整线湿法设备)、锂电设备(如复合集流体真空卷绕镀膜设备),多元化业务降低单一光伏设备依赖。

二、TOPCon设备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1. 市场地位:TOPCon技术主流化,公司占比领先

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作为n型电池主流技术,凭借“效率高、成本低、兼容性强”的优势,已成为光伏行业扩产的核心选择。据PVInfolink数据,2023年底TOPCon名义产能达477GW,与存量PERC产能相当;2024年底TOPCon电池产能进一步提升至941GW,占全球电池总产能的66.3%(新闻[5])。

捷佳伟创作为TOPCon设备的“卖铲人”,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2023年,基于在产和在建的326GW TOPCon产能中,公司PECVD设备占比约52%(通威、天合、上机等龙头客户采用),远超竞争对手迈为股份(约30%)、金辰股份(约15%)(新闻[1])。

2. 竞争优势:技术迭代与客户粘性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保持技术领先:

  • 新技术导入:推出LECO/LIF(激光掺杂)、双面Poly(多晶硅钝化)等TOPCon升级技术,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如G12-132版型HJT组件功率达745.7W)(新闻[3]);
  • 大产能设备:拓展大尺寸、高产能设备(如GW级磁控溅射立式真空镀膜设备),满足下游客户规模化生产需求;
  • 客户粘性:与通威、天合、晶科等头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订单结构优质(头部客户占比超70%),保障收入稳定性(新闻[4])。

三、交付与订单情况分析

1. 在手订单:充足且以TOPCon为主

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充足,2024年底合同负债达131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仍保持121亿元(同比增长45%),主要来自TOPCon设备订单(新闻[3])。2025年8月,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手订单以TOPCon为主,生产交付按合同执行”(新闻[2])。

2. 交付进度:验收稳步推进,收入确认保障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其中TOPCon设备收入占比约75%(约141.65亿元),主要来自2023年订单的验收确认(新闻[3])。2025年一季度,营收40.99亿元(同比增长58.95%),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2.42%),延续高增长态势(新闻[3])。

3. 海外订单:加速拓展,贡献增量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加大产品安全认证(如UL、CE)。2024年,海外订单占比约15%(约28.33亿元),主要来自东南亚(越南、泰国)及欧洲(德国、西班牙)的光伏企业(如隆基海外产能、晶科欧洲工厂)。2025年,随着海外本土光伏产业发展(如美国IRA法案推动的本土产能建设),公司海外订单有望增长至20%以上(新闻[8])。

四、财务表现与盈利质量

1. 营收与利润:高增长,韧性强

2024年,公司营收188.87亿元(同比+116.26%),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69.18%),基本每股收益7.94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40.99亿元(同比+58.95%),净利润7.08亿元(同比+22.42%)(新闻[3])。增长主要来自:

  • TOPCon设备订单集中交付(2023年订单确认);
  • 海外市场拓展(增量收入贡献);
  • 规模化效应(营收增长带动期间费用率下降,2024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1、0.7、2.7个百分点)(新闻[4])。

2. 盈利质量:毛利率稳定,现金流改善

2024年,公司毛利率保持高位(全年约30%),其中TOPCon设备毛利率约32%(高于PERC设备的25%),主要因技术升级(如双面Poly)提升产品附加值(新闻[4])。

现金流方面,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亿元(同比+710%),较2024Q1(-1.1亿元)大幅改善,主要因头部客户验收推进(如通威、天合的大额订单回款)(新闻[3])。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105亿元,现金类资产充裕,保障穿越行业周期的韧性(新闻[3])。

3.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与供需错配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47.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04%(同比增长120%),主要因下游光伏企业扩产过快,资金压力传导至设备商(新闻[9])。公司采取“出货时收取60%设备款、验收后收取30%、质保期后收取10%”的收款模式,缓解回款压力,但仍需警惕行业下行期的坏账风险(新闻[9])。

五、行业环境与增长驱动

1. 行业增长:全球光伏需求持续扩张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430-470GW(同比+30%),2025年预计564GW(同比+20%),2026年有望达到677GW(新闻[5])。增长动力来自:

  • 欧洲(能源转型)、美国(IRA法案)、东南亚(成本优势)的本土产能建设;
  • 国内“双碳”目标推动的分布式光伏与大型基地项目;
  • TOPCon技术对存量PERC产能的替换(约400GW存量PERC产能需升级为TOPCon)(新闻[1])。

2. 驱动因素:技术升级与海外拓展

  • 技术升级需求:TOPCon技术仍在迭代(如更高效率的双面Poly、更薄的硅片),设备商需持续研发以满足客户需求,捷佳伟创的LECO/LIF、大产能设备等新技术将受益于设备更新需求(新闻[4]);
  • 海外市场拓展:国内光伏企业(如隆基、晶科)加速海外布局(2024年海外产能占比约30%),设备商跟随出海(如捷佳伟创在日本、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海外订单将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增量(新闻[8])。

六、展望与结论

1. 短期(2025-2026年):TOPCon设备交付高峰

2025年,全球TOPCon产能将继续扩张(预计新增300GW),公司作为龙头,在手订单(121亿元)将逐步确认收入,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到250亿元(同比+32%),净利润35亿元(同比+27%)(新闻[3])。

2. 长期(2027-2030年):多元化与全球化

  • 多元化业务:锂电设备(复合集流体)、半导体设备(碳化硅湿法设备)将逐步贡献收入(2024年半导体设备收入约5亿元,同比+150%);
  • 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30%以上(2024年约15%),成为长期增长的引擎;
  • 技术储备:HJT(大腔室射频双面微晶技术)、钙钛矿(大规格涂布设备)等新技术布局,应对未来技术迭代风险(新闻[8])。

结论

捷佳伟创作为TOPCon设备的龙头企业,受益于全球光伏需求增长与TOPCon技术主流化,短期将迎来交付高峰,长期通过多元化与全球化布局保持增长韧性。尽管面临应收账款与行业供需错配的风险,但公司技术优势、现金流储备与客户粘性,使其有望穿越行业周期,成为新能源设备领域的长期赢家。

数据来源
[1] 捷佳伟创-公司研究报告-享受TOPCon扩产周期平台公司渐成形-230407(三个皮匠报告);
[2] 捷佳伟创: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以TOPCon为主(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5);
[3] 国金证券-捷佳伟创-300724-业绩超预期,关注后续订单兑现程度(2025-04-24);
[4] 长江证券-捷佳伟创-300724-半年报业绩高增,经营性现金流好转(2024-09-08);
[5] 投资那点事儿–再谈捷佳伟创(东方财富网股吧,2025-01-28);
[6] 捷佳伟创-公司研究报告-TOPcon持续爆发多元布局助力龙头跨越技术周期-230821(三个皮匠报告);
[7]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捷佳伟创:公司持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2025-02-14);
[8] 产能调整期引发应收账款担忧 捷佳伟创:出货时收取60%左右设备款(腾讯新闻,2025-05-12);
[9] 捷佳伟创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公告);
[10] 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2025年)。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