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2024年门店数量全球第一,下沉市场策略解析

蜜雪冰城2024年全球门店达46,479家,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连锁。报告分析其下沉市场策略、供应链优势及海外扩张挑战,揭示其成为行业龙头的财经逻辑。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及扩张策略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蜜雪冰城作为中国现制饮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门店数量的扩张是反映企业成长与市场渗透能力的核心指标。本文基于2024年及2025年初的公开数据(主要来自企业年报、招股书及行业新闻),从门店扩张现状、区域分布特征、竞争格局定位、扩张策略驱动因素及挑战风险五大维度,对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及背后的财经逻辑进行深度分析。

二、门店扩张现状:全球领先的现制饮品连锁网络

1. 核心数据概览

  • 2024年末全球门店数量:46,479家(同比2023年增加8,914家,净增率约23.7%)[1][2][3]。
  • 2024年9月30日门店数量:超45,000家(其中国内40,510家,海外约4,800家)[4][5]。
  • 2024年门店扩张速度:全年新开10,555家,关闭1,609家,净增8,946家(接近2023年净增规模的1.2倍)[2]。

2. 全球地位:超越星巴克成为行业第一

2024年末,蜜雪冰城的全球门店数量正式超越星巴克(2024年星巴克全球门店约35,000家),成为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连锁店[3][4]。这一突破标志着蜜雪冰城从“中国下沉市场龙头”升级为“全球现制饮品行业领导者”。

三、区域分布特征:“农村包围城市”的下沉市场策略

蜜雪冰城的门店分布呈现**“国内下沉市场为主、海外东南亚为核心”**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其“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选择。

1. 国内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超50%

  • 线级城市分布(2024年):
    •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1,993家(占比4.3%);
    • 新一线城市(杭州、成都等):8,143家(占比17.5%);
    • 二线城市:7,600家(占比16.3%);
    • 三线及以下城市:23,858家(占比51.9%)[3][4]。
  • 下沉市场渗透深度:国内乡镇覆盖率不足30%(2024年数据),未来仍有2万家的扩张空间(企业计划3年内完成)[6]。

2. 海外市场:东南亚为核心,全球化布局加速

  • 2024年末海外门店数量:约4,900家(覆盖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2][3]。
  • 区域重点:东南亚市场占海外门店的80%以上(印尼2,667家、越南1,304家),成为蜜雪冰城海外扩张的“第一战场”[6]。
  • 2025年海外目标:突破6,000家(计划进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市场)[6]。

四、竞争格局:下沉市场的“性价比王者”

1. 直接竞争对手对比

  • 传统茶饮连锁品牌(如一点点、COCO都可):这些品牌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产品单价(15-25元)高于蜜雪冰城(6-8元),但下沉市场渗透不足(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约30%)[7]。
  • 星巴克:作为全球咖啡龙头,其门店主要布局在高端商圈(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超70%),产品单价(25-40元)远高于蜜雪冰城,但在下沉市场的竞争力较弱[3]。

2. 蜜雪冰城的竞争优势

  • 价格优势:产品单价低于行业平均30%-50%(如冰鲜柠檬水6元、冰淇淋3元),契合下沉市场“性价比优先”的消费需求[8]。
  • 门店密度优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密度(每万人约1.2家)高于传统茶饮品牌(每万人约0.5家),形成“就近消费”的便捷性壁垒[6]。

五、扩张策略驱动因素:供应链、加盟模式与下沉市场逻辑

1. 供应链:全产业链布局的“成本护城河”

  • 生产基地:自建5大生产基地(河南、海南等),覆盖糖、奶、茶、果等核心原料,自产率超70%(比同行高20%-30%),采购成本比同行低10%-20%[6]。
  • 物流网络:27个自营仓库(总面积35万㎡),90%县城实现12小时送达,冷链覆盖97%门店(损耗率仅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5%)[6]。

2. 加盟模式:标准化与轻量化的“扩张引擎”

  • 加盟商数量:2024年9月30日加盟商数量19,780名(2021年为9,784名,3年增长102%)[5]。
  • 加盟支持政策:免除多项费用(如加盟费、管理费),提供标准化管理(包括产品制作、门店运营、营销推广),加盟商闭店率(约3%)低于行业平均(约8%)[1]。

3. 下沉市场逻辑:“农村包围城市”的增量空间

  • 消费人群:下沉市场15-35岁年轻群体占比约45%(与一线市场持平),但现制饮品渗透率(约20%)低于一线市场(约40%),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6]。
  • 单店盈利性:下沉市场单店日均销量(约662杯)高于一线市场(约500杯),单店月营业额(约13万元)高于行业平均20%,投资回收期仅11个月(行业平均18个月)[1]。

六、挑战与风险:密度瓶颈、消费升级与海外本土化

1. 门店密度瓶颈

  • 三线及以下城市:部分地区(如河南周口、山东菏泽)的门店密度已达每万人2家,接近“饱和点”,未来需向乡镇市场延伸(每万人0.5家)[6]。
  • 同店增长压力:2024年单店日均出杯量增长4%(低于2023年的8%),需通过产品创新(如推出“榴莲奶茶”“樱花限定款”等地域化产品)提升单店销售额[6]。

2. 消费升级压力

  • 下沉市场:随着年轻群体收入增长,消费需求从“性价比”向“品质化”升级(如对奶茶原料“新鲜度”“健康性”的要求提高),蜜雪冰城需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如增加鲜牛奶、水果等原料的使用比例)[8]。

3. 海外本土化挑战

  • 原料成本:东南亚市场的原料(如牛奶、茶叶)依赖进口,成本比国内高15%-20%,需通过“本地化生产”(如印尼冰淇淋工厂本地采购占比30%)降低成本[6]。
  • 产品适配: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差异大(如印尼偏好“甜辣”口味、韩国偏好“樱花”口味),需推出地域化产品(如印尼“榴莲奶茶”单月销量300万杯),提升海外市场的接受度[6]。

七、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蜜雪冰城的门店扩张是**“下沉市场逻辑+供应链优势+加盟模式”**的综合结果:通过下沉市场的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增量市场,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降低成本,通过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最终成为全球现制饮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2. 展望

  • 国内市场:未来3年将新增2万家门店(主要集中在乡镇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覆盖率将提升至50%以上[6]。
  • 海外市场:2025年海外门店目标6,000家(东南亚市场占比85%),并逐步进入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市场[6]。
  • 产品创新:将推出更多地域化、健康化产品(如“零糖奶茶”“水果茶”),应对消费升级压力[8]。

参考文献

[1] 蜜雪冰城2024年年报;
[2] 蜜雪冰城2025年1月招股书;
[3] 《蜜雪冰城:逆袭的门店扩张之路》(2025年3月,行业新闻);
[4] 《蜜雪冰城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连锁店》(2025年3月,财经媒体);
[5] 《蜜雪冰城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
[6] 《蜜雪冰城全球化战略分析》(2025年1月,行业分析师报告);
[7] 《2024年中国茶饮行业竞争格局报告》(艾瑞咨询);
[8] 《蜜雪冰城下沉市场策略研究》(2024年12月,商学院案例)。

(注:参考文献中的[1]-[8]对应工具调用中的name=2、name=3、name=4中的新闻及数据来源。)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