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科技与LG新能源合作价值分析报告
一、合作背景与基本情况
当升科技(300073.SZ)作为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于2025年3月与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LGES)签署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期间向LGES供应11万吨高镍及中镍锂电正极材料,协议总金额约140亿元(按当前市场价格估算)。此次合作是当升科技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也是LGES强化供应链稳定性的重要举措。
二、合作价值分析
(一)市场拓展:深度融入全球高端车企供应链,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LGES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其客户覆盖特斯拉、通用、大众等国际高端新能源车企。当升科技通过此次合作,可借由LGES的渠道优势,将其高镍/中镍正极材料直接导入这些车企的供应链,实现从“电池厂商”到“车企”的产业链延伸。
- 从市场份额看,当升科技2024年全球正极材料市场份额约5%(数据来源:券商API),而LGES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约12%(2024年数据)。通过与LGES的绑定,当升科技有望将其产品渗透至LGES的全部产能(2025年LGES全球产能约150GWh),从而显著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 从区域布局看,当升科技芬兰基地(一期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产能)可满足LGES欧洲市场的本地化供应需求,契合欧洲车企对“供应链本土化”的要求(如欧盟《电池 regulation》),降低贸易壁垒风险。
(二)技术协同:强化高镍材料研发能力,巩固技术壁垒
此次合作的核心产品为高镍及中镍正极材料(如NCM811、NCM622),这类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是高端电动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材料。
- LGES在电池技术(如热管理、电池PACK)上的积累,可与当升科技在正极材料(如晶体结构优化、掺杂技术)上的优势形成互补。双方有望联合研发**更高镍含量(如NCM905)、更安全(如富锂锰基复合)**的新型正极材料,提升产品性能。
- 从技术迭代看,当升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约4.7亿元(占营收比6.2%),而LGES2024年研发投入约18亿美元(占营收比8%)。合作后,当升科技可共享LGES的技术资源,加速高镍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巩固其在高镍领域的技术壁垒(当前当升科技高镍材料产能占比约30%)。
(三)财务影响:大幅提升营收规模,改善盈利质量
140亿元的订单金额对当升科技的财务状况将产生显著影响:
- 营收增长:当升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为75.93亿元(同比下降49.8%),此次合作的11万吨订单若按2025年均价12.7万元/吨计算(高镍材料当前市场价约13-15万元/吨),则2025-2027年每年可为当升科技带来约47亿元的营收(11万吨/3年×12.7万元/吨),占2024年营收的62%,显著缓解营收下滑压力。
- 盈利改善:高镍材料的毛利率(约15-20%)高于中低端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毛利率约10-12%)。此次合作的高镍材料占比约70%(11万吨中的7.7万吨),若毛利率按18%计算,则每年可为当升科技带来约8.5亿元的毛利润(47亿元×18%),改善盈利质量(2024年当升科技毛利润约11亿元)。
(四)行业地位:巩固全球正极材料龙头地位,对抗竞争
当前,全球正极材料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企业(如容百科技、宁德时代)与国外企业(如住友金属、巴斯夫)均在扩大产能。当升科技与LGES的合作,可借助LGES的品牌背书,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 从客户结构看,当升科技此前的客户主要为国内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此次与LGES的合作将其客户结构拓展至国际龙头电池厂商,降低客户集中度风险(2024年当升科技前五大客户占比约45%)。
- 从产能布局看,当升科技2025年产能约25万吨(其中高镍6万吨),而LGES2025年正极材料需求约30万吨(按150GWh产能计算,每GWh需2000吨正极材料)。合作后,当升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将从2024年的约50%提升至约70%(11万吨/15.7万吨年产能),降低产能闲置成本。
(五)战略意义:契合“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转型
此次合作的高镍材料是绿色电池的核心材料(高能量密度可降低电池重量,减少车辆能耗),符合全球“双碳”目标(如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中国2030年碳达峰)。当升科技通过与LGES的合作,可推动高镍材料的普及,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35%,2030年目标约60%)。
三、风险提示
- 价格波动风险:高镍材料的价格受镍、钴等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镍占高镍材料成本约40%),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导致订单利润收缩。
- 需求不确定性:若LGES的客户(如特斯拉、通用)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订单量减少(协议为“长期框架”,具体数量可调整)。
- 竞争风险:国内其他正极材料企业(如容百科技、中伟股份)也在与LGES合作(容百科技2024年向LGES供应约2万吨高镍材料),当升科技需保持技术优势以维持合作份额。
四、结论
当升科技与LG新能源的合作,是市场拓展、技术协同、财务改善、战略升级的多重选择。通过与LGES的绑定,当升科技可深度融入全球高端车企供应链,强化高镍材料研发能力,大幅提升营收规模,巩固其在全球正极材料市场的龙头地位。尽管存在一定风险,但合作的长期价值显著,有望推动当升科技实现“从国内龙头到全球领先”的跨越。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