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精密通过欧洲与北美布局,深度绑定特斯拉、苹果等核心客户,外销占比超80%。报告解析其新能源、AR/VR业务战略及财务表现,展望未来增长与挑战。
东山精密(002384.SZ)的国际化布局始于2015年,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逐步拓展欧洲、北美市场。2015年,公司分别在芬兰(注册资金10万欧元)、美国(注册资金100万美元,德克萨斯州达拉斯)设立全资子公司,前者聚焦欧洲市场维护、研发及信息收集,后者负责北美市场生产、售后及小批量订单[3]。2022年,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DSBJ在墨西哥设立子公司(首期投资800万美元),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覆盖北美地区车厂及电池厂[2][4][5]。2023年,公司拟以不超过5300万美元收购境外子公司,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战略布局[1]。目前,公司国际化布局已形成“欧洲(芬兰)+ 北美(美国、墨西哥)”的核心区域架构,重点覆盖新能源、通信等高端制造领域。
东山精密的海外业务聚焦新能源汽车、储能、AR/VR等新兴领域,通过区域化生产配套提升客户粘性。其中,墨西哥子公司以汽车结构件为主,为北美车厂(如特斯拉)、电池厂提供配套服务,深度绑定T客户(推测为特斯拉)并开拓新客户[4][5];美国子公司负责北美市场的小批量生产与售后,支撑A客户(推测为苹果)AR/VR产业链的料号导入[4];芬兰子公司则通过研发与市场信息收集,维护欧洲客户关系。此外,公司海外业务涵盖精密部件研发、制造及营销网络建设,产品应用于通信、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领域,与A、T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3][4]。
东山精密的国际化布局已形成显著的财务贡献。2022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达82.20%[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4.66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外销业务仍是核心增长引擎[4]。2023年收购境外子公司及2022年墨西哥子公司的设立,推动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提升,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第一成长曲线为通信领域的A客户高价值料号导入)[4][5]。此外,公司海外业务的毛利率保持稳定(未披露具体数据,但通过区域化生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整体盈利水平[4]。
东山精密的国际化布局已进入“深耕新兴产业、强化区域配套”的新阶段,通过“欧洲+北美”的区域架构、“新能源+AR/VR”的业务布局,以及“深度绑定核心客户”的策略,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进一步增长(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公司海外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外销占比或持续提升至85%以上。同时,公司需继续强化技术创新(如高端PCB研发)、优化区域布局(如拓展东南亚市场),以应对国际贸易风险与市场竞争,实现长期稳定的国际化发展。
(注:文中[1]-[5]均来源于网络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