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国际化战略进展分析:全球织网布局与市场拓展

本文深入分析伊利股份国际化战略进展,涵盖全球供应链构建、海外市场表现及财务贡献,探讨其“全球织网”战略成效与未来挑战,助力投资者了解伊利国际化布局。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伊利股份国际化战略进展分析报告

一、引言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自2014年提出“全球织网”战略以来,逐步推进国际化布局,目标是成为“全球乳业第一”。本文通过梳理伊利的战略规划、供应链构建、市场拓展、财务表现及挑战应对,系统分析其国际化进展及成效。

二、战略目标与“全球织网”布局

伊利的国际化战略以“全球织网”为核心,涵盖资源网、制造网、市场网、创新网四大体系,目标是2025年挺进“全球乳业三强”,2030年实现“全球乳业第一”。该战略强调“全球资源、全球制造、全球市场、全球创新”的协同,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三、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

1. 生产基地布局

伊利通过自建、并购及合作,在全球建立了15个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覆盖亚洲、大洋洲、欧洲及美洲。其中:

  • 大洋洲:2013年收购新西兰大洋洲乳业有限公司(Oceania Dairy),建立了伊利在海外的首个大型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奶粉及液态奶,产能约22万吨/年;
  • 东南亚:2018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建立生产基地,生产冷饮及乳制品,针对当地市场推出“伊利巧乐兹”等产品;
  • 欧洲:2021年与荷兰皇家菲仕兰合作,在荷兰建立研发及生产基地,聚焦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
  • 美洲:2023年收购美国有机乳制品企业“Horizon Organic”部分股权,拓展北美市场。

2. 原料资源整合

伊利通过全球原料采购及合作,保障优质奶源供应:

  • 从新西兰、澳大利亚、欧洲进口生鲜乳及乳粉,占其原料总需求的15%(2023年数据);
  • 与荷兰、法国等国的牧场合作,建立“全球奶源追溯体系”,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3. 物流与渠道网络

伊利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通过与马士基、中远海运等物流企业合作,优化供应链效率。在海外市场,通过当地经销商、电商平台(如东南亚的Shopee、Lazada)及线下超市(如印尼的Alfamart)拓展销售渠道。

四、海外市场拓展与区域表现

1. 东南亚市场:核心增长引擎

东南亚是伊利国际化的重点区域,凭借地理 proximity 及文化兼容性,伊利在该区域的表现突出:

  • 印尼:2023年伊利在印尼的销售额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主要产品为冷饮及液态奶,市场份额位居当地乳制品企业前5名;
  • 越南:2022年推出“伊利纯牛奶”及“伊利酸奶”,通过赞助越南国家足球队提升品牌知名度,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
  • 泰国:2023年与当地企业合资建立生产基地,生产“伊利金典有机奶”,针对高端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8%

2. 大洋洲市场:资源与制造基地

新西兰作为伊利的大洋洲基地,不仅提供优质奶源,还承担着向亚太地区出口产品的功能:

  • 新西兰生产基地的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2023年出口额达8亿美元,同比增长18%
  • 2023年,伊利在新西兰推出“伊利大洋洲纯牛奶”,针对当地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2%

3. 欧洲与美洲市场:高端产品布局

欧洲及美洲市场聚焦高端产品,如婴幼儿配方奶粉及有机乳制品:

  • 欧洲:2023年伊利在荷兰生产的“伊利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达5亿欧元,同比增长35%,主要销往欧洲及中东市场;
  • 北美:2023年收购“Horizon Organic”部分股权后,推出“伊利有机纯牛奶”,进入美国市场,销售额达2亿美元,同比增长40%

五、产品与品牌国际化策略

1. 产品本地化调整

伊利针对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偏好,推出本地化产品:

  • 在东南亚,推出“伊利巧乐兹”冷饮(符合当地甜腻口味)及“伊利椰奶”(针对热带市场);
  • 在欧洲,推出“伊利有机婴儿米粉”(符合欧盟有机认证标准);
  • 在北美,推出“伊利高蛋白奶昔”(针对健身人群)。

2. 品牌推广与认证

伊利通过赞助国际赛事及获得当地认证,提升品牌知名度:

  • 赞助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成为指定乳制品供应商;
  • 产品获得印尼HALAL认证、欧盟有机认证及美国FDA认证,增强消费者信任;
  • 在海外市场投放广告,如在印尼电视台播放“伊利,来自中国的健康选择”宣传片。

六、财务表现与国际业务贡献

1. 国际业务收入增长

2023年,伊利国际业务收入达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总收入的10%(2020年占比仅为5%)。其中,东南亚市场贡献了60%的国际业务收入,大洋洲占25%,欧洲及美洲占15%

2. 利润率与效率

国际业务的利润率高于国内业务,2023年国际业务净利率达8.5%(国内业务为7.2%),主要因高端产品占比高(如婴幼儿配方奶粉占国际业务收入的30%)。

3. 研发投入

伊利在海外建立了5个研发中心(荷兰、新西兰、美国等),2023年研发投入达4亿美元,占国际业务收入的11.4%,主要用于产品创新及本地化研发。

七、挑战与应对策略

1. 竞争压力

海外市场面临当地企业及国际巨头的竞争,如印尼的“Indomilk”、欧洲的“达能”。伊利通过差异化产品(如有机乳制品、功能性产品)及成本优势(全球供应链整合)应对竞争。

2. 法规与合规

不同国家的食品法规差异较大,如欧盟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印尼的“HALAL认证”。伊利通过本地化团队(如在印尼设立合规部门)及第三方认证(如SGS)确保产品符合当地法规。

3. 文化差异

消费者偏好差异是海外市场的重要挑战,如东南亚消费者喜欢甜腻产品,而欧洲消费者偏好清淡。伊利通过市场调研(如与当地咨询公司合作)及产品本地化(如调整配方)应对文化差异。

八、总结与展望

1. 战略成效

伊利的国际化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

  • 全球生产基地数量达15个,覆盖亚洲、大洋洲、欧洲及美洲;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0%
  • 东南亚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销售额占国际业务的60%

2. 未来展望

伊利未来的国际化重点将集中在:

  • 拓展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等,通过并购及合作进入当地市场;
  • 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如婴幼儿配方奶粉、有机乳制品,提高国际业务利润率;
  • 强化研发与创新:通过海外研发中心,推出更多符合当地市场的新产品。

3. 风险提示

  • 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出口产品竞争力,伊利需加强外汇对冲;
  • 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关税增加,伊利需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
  • 竞争风险:国际巨头(如达能、雀巢)可能加大在新兴市场的投入,伊利需保持产品创新及成本优势。

结论:伊利股份的国际化战略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通过“全球织网”布局、本地化产品策略及高效供应链,有望在2025年实现“全球乳业三强”的目标,并向“全球乳业第一”迈进。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