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91.3%的驱动因素分析
一、引言
极智嘉(02590.HK)作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2025年上半年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实现营收10.24亿元(同比增长31%)、期内亏损4796万元(同比收窄91.3%),业绩大幅改善超出市场预期。本文基于公司财报及公开信息,从收入端增长、利润端优化、费用控制三大维度,拆解其亏损收窄的核心驱动因素。
二、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一)收入端:核心业务高增长,规模效应凸显
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1%至10.24亿元,主要得益于仓储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高交付量(占总收入94%的仓储履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3%至9.62亿元)。其收入增长的核心逻辑包括:
- 核心垂直领域需求持续释放:电商零售、时尚快销、第三方物流等客户的复购率(2024年复购率74.6%)及新客户拓展(渠道商增加超40家)推动订单量同比增长30.1%至17.6亿元,为收入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海外市场占比提升:非中国大陆收入达8.15亿元,占比79.5%(2024年同期约70%),主要受益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的机器人解决方案需求增长(如欧元区电商物流自动化升级)。
- 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的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而非低毛利的硬件组装)成为收入核心,推动收入质量提升(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超80%)。
(二)利润端:毛利率提升+汇兑收益,推动亏损大幅收窄
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毛利3.6亿元(同比增长43.1%),毛利率35.1%(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是亏损收窄的关键驱动因素。具体来看:
- 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核心产品(如AMR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超30%)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及制造费用,推动毛利率提升。
- 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的仓储履约服务(毛利率约38%)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占比94%,2024年同期约92%),而低毛利的工业搬运(毛利率约10%)占比下降,进一步拉动整体毛利率上升。
- 汇兑收益贡献:2025年上半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从2024年同期的7.8左右升值至8.2左右(升值约5%),海外收入占比79.5%的极智嘉因此获得显著汇兑收益(预计贡献净利润约2000-3000万元),直接减少了亏损。
(三)费用控制:经营效率提升,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8216万元(同比收窄60.7%),主要得益于费用控制能力提升:
- 销售费用:随着渠道商网络的完善(新增超40家渠道商),销售费用增速(约25%)低于收入增速(31%),销售费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18%降至16%。
- 管理费用:上市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管理费用增速(约15%)远低于收入增速,管理费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12%降至10%。
- 研发费用:研发投入(约1.2亿元)聚焦于具身智能(如机械手拣货、通用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研发效率提升(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0%),未对利润造成过度挤压。
(四)其他因素:上市募资改善财务状况
2025年7月极智嘉在港交所上市,募资总额27.12亿港元,显著改善了财务状况:
- 减少财务费用:募资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024年末短期借款约3亿元),预计2025年下半年利息支出将同比减少约500-800万元。
- 增强资金流动性:募资为公司后续研发(具身智能)及市场拓展(如北美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降低了经营风险。
三、结论与展望
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91.3%的核心驱动因素可总结为:核心业务收入高增长(规模效应)、毛利率提升(产品结构+成本控制)、汇兑收益(海外收入占比高)及费用控制(经营效率提升)。
展望未来,具身智能(如机械手拣货机器人)作为公司新增长极,有望借助其在物流场景的积累(超800家终端客户)实现快速落地;同时,订单量增长30.1%(17.6亿元)为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的收入增长提供了明确指引。若公司能持续提升毛利率(目标2026年毛利率超40%)并控制费用,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利。
数据来源:
[1] 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2025-08-04);
[2] 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财报(2025-08-30);
[3] 灼识咨询:《2024年全球AMR仓储机器人市场报告》;
[4] 新浪财经:《极智嘉上市后首份半年报解析》(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