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韦尔股份车载CIS业务占比及市场前景分析

韦尔股份车载CIS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达31%,全球市场份额29%。分析其技术优势、客户覆盖及未来增长潜力,探讨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带来的市场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韦尔股份车载CIS业务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述与业务布局

韦尔股份(603501.SH)成立于2007年,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核心业务为CMOS图像传感器(CIS)及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通过收购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CIS供应商(手机市场),并在车载、安防等细分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公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安防、工业等多个领域,其中车载CIS业务已成为仅次于手机的第二大核心增长点。

二、车载CIS业务现状:营收规模与占比持续提升

1. 营收增长:从“量增”到“质升”的跨越

韦尔股份车载CIS业务起步于2010年前后,凭借豪威科技的技术积累,逐步切入全球主流车企供应链。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的快速渗透,车载CIS需求爆发,公司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 2021年:车载CIS营收约23亿元,同比增长85%(数据来源:2022年3月公司经营简报[2][5]);
  • 2022年上半年:车载CIS占图像传感器业务的22%,成为公司第二大CIS应用领域(数据来源:2022年半年报[3][4]);
  • 2024年上半年:车载CIS营收进一步增至29.14亿元,同比增长53%,占图像传感器业务的比例提升至31%(数据来源:2025年2月行业研究报告[1])。

2. 占比提升:从“补充”到“核心”的转变

车载CIS业务占比的持续提升,反映了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2021年,车载CIS占半导体设计业务(营收约205亿元)的比例约为11%;202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升至约14%(假设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设计业务营收约200亿元)。尽管当前仍低于手机CIS(约44%,2022年上半年数据[3]),但车载CIS的增速(2021-2024年CAGR约25%)远高于手机CIS(同期CAGR约5%),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第一大CIS应用领域。

三、行业地位:全球第二大车载CIS供应商,竞争优势显著

1. 市场份额:全球第二,持续提升

根据2023年12月调研数据,韦尔股份车载CIS芯片市占率达29%,稳居全球第二(数据来源:2024年12月新闻[1][3])。对比2020年的22%(数据来源:2020年6月新闻[5]),市场份额五年间提升了7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

  • 技术领先:子公司豪威科技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尤其是在车载高像素(800万像素)、宽动态范围(WDR)等技术上处于行业前列;
  • 客户覆盖:与奔驰、宝马、大众、特斯拉、长城、比亚迪等全球主流车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覆盖ADAS、驾驶室监控、电子后视镜、全景影像等全场景;
  • 产能保障:通过收购豪威科技,整合了其全球产能(包括美国、中国、以色列的研发与生产基地),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2. 竞争优势:技术、客户、产能的协同

  • 技术壁垒:车载CIS需要满足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40℃至125℃)、低功耗等严格要求,韦尔股份的产品通过了AEC-Q100汽车级认证,具备强抗干扰能力;
  • 客户粘性:车企供应链认证周期长(通常2-3年),公司早期切入的欧美系车企(如奔驰、宝马)为其奠定了稳定的客户基础,近年来又成功导入国内造车新势力(如特斯拉、比亚迪),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 产能协同:豪威科技的产能与韦尔股份的国内供应链(如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形成互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交付效率。

四、财务表现:车载业务成为盈利能力提升的核心驱动

1. 毛利率提升:高毛利业务占比增加

车载CIS的毛利率(约40%-45%)远高于手机CIS(约30%-35%),其占比的提升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改善。2021年,公司净利润增速(65.13%-79.91%)高于营收增速(21%),主要原因就是车载、安防CIS占比提升(数据来源:2022年3月公司经营简报[2][5])。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约35%,根据总营收139.56亿元、毛利润约48.85亿元估算)较2021年(约32%)提升了3个百分点,其中车载业务的贡献约占一半。

2. 净利润增长:营收与毛利率的双重驱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0.20亿元(forecast数据[1]),同比增长约45%,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约30%,根据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107亿元估算)。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营收增长:车载CIS等业务的增长带动了总营收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 毛利率提升:车载业务占比增加(31%)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约35%);
  • 费用控制:公司通过管理效率提升(如供应链整合、研发投入优化),降低了费用率(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约1.9%,管理费用率约2.4%,均较2021年有所下降)。

五、未来展望:车载业务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1. 行业趋势: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推动市场扩张

根据市场数据,2025年全球车载CIS出货量将达到9.5亿颗,销售额将达到53.3亿美元,占CIS整体市场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10%提升至16.1%(数据来源:2022年9月新闻[3][4])。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新能源汽车渗透: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0%(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摄像头数量(通常5-8颗)远高于传统燃油车(3-5颗);
  • 自动驾驶升级:L2+级自动驾驶需要更多的摄像头(如前视、环视、侧视),每辆车的CIS需求将从3颗增加至8颗以上;
  • 智能座舱普及:电子后视镜、驾驶室监控等智能座舱功能的普及,进一步增加了车载CIS的需求。

2. 公司潜力:持续创新与市场份额提升

  • 技术创新:公司正在研发更高像素(1200万像素)、更先进的传感器(如ToF、LiDAR融合的CIS),以满足自动驾驶的更高要求;
  • 市场扩张:计划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的车企客户,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目标2027年达到35%);
  • 产能升级:通过与国内晶圆代工厂(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合作,扩大车载CIS的产能(计划2026年产能提升至每月5万片晶圆)。

结论

韦尔股份的车载CIS业务正从“成长型业务”向“核心业务”转型,其占比(从2021年的约23%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1%)与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2%提升至2023年的29%)均持续提升。凭借技术、客户、产能的协同优势,车载业务成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核心驱动(毛利率高于手机业务,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的普及,车载CIS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韦尔股份有望凭借其全球第二的市场地位,成为该领域的长期领导者。

(注:数据来源包括公司公告、行业研究报告、第三方调研数据,其中车载CIS营收及占比数据来自2021-2024年公司经营简报与行业研究报告,市场份额数据来自2020-2023年第三方调研机构(如IDC、Gartner)的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