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9.954亿元,同比增长21.3%,占营收35.3%。重点投向差异化创新分子及全球临床开发,支撑全球化2.0战略与创新升维。
根据复宏汉霖(02696.HK)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及多家媒体报道[1][2][3][4][5],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9.95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21亿元(注:根据同比增长21.3%推算)同比增长21.3%。其中,费用化研发支出占比显著提升,反映公司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从研发投入与营收的关系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8.195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约35.3%(9.954亿元/28.19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0.1%(8.21亿元/27.28亿元)提升5.2个百分点,凸显公司对研发创新的战略倾斜。
2025年上半年,复宏汉霖费用化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1.3%,而资本化研发支出未在公开信息中明确披露。结合公司过往财报(2024年全年研发支出16.8亿元,其中费用化13.5亿元、资本化3.3亿元),推测2025年上半年资本化比例或保持稳定,但费用化支出的快速增长反映公司在临床前开发及平台建设上的投入加速——这与公司“聚焦差异化创新分子”的研发策略一致[1]。
根据财报披露,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重点投向差异化创新分子的临床前开发及核心创新平台的建设[2]。具体来看,核心创新产品如HLX43(靶向CD20/CD3双抗)、HLX22(靶向HER2 ADC)及H药斯鲁利单抗的全球临床开发均获得重点投入[3]。其中,斯鲁利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其海外市场(如欧洲、拉丁美洲)的临床拓展及商业化准备是研发投入的重要方向[4]。
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海外产品利润激增超200%,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80%),均得益于研发投入对海外管线的支撑[5]。例如,汉曲优(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欧洲、亚洲等近60个国家的获批及销售放量,背后是公司在全球注册、临床数据标准化等方面的研发投入;而斯鲁利单抗的欧洲商品名“Hetronifly”获批,更是研发投入推动全球价值释放的体现[1]。
公司基于“差异化创新”策略,将研发投入集中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领域(如肿瘤、自免),旨在打造具有BIC/FIC潜力的爆款分子[2]。例如,HLX43(CD20/CD3双抗)针对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前数据显示,其疗效优于现有同类产品;HLX22(HER2 ADC)则通过优化 payload 及连接子设计,有望在乳腺癌、胃癌等领域实现突破[3]。这些高潜力分子的研发投入,为公司未来3-5年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35.3%)较2024年同期(30.1%)提升,但同期毛利润增长10.5%(21.992亿元)、净利润增长(3.901亿元),说明研发投入的效率正在逐步释放——海外产品利润的高增长(超200%)及BD合同的大额流入(超10亿元),均是研发投入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体现[5]。
公司首席执行官朱俊博士表示,2025年是“创新全面升维”的关键之年,未来研发投入将继续聚焦:(1)下一代高潜力分子(如ADC、双抗、细胞治疗)的临床前开发;(2)核心创新平台(如抗体工程、生产工艺优化)的升级;(3)全球临床数据的整合与标准化,以加速海外管线的获批及商业化[2]。预计2025全年研发投入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其中海外研发投入占比将提升至35%左右[4]。
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9.954亿元的研发投入,是公司“全球化2.0”与“创新升维”战略的核心支撑。通过聚焦差异化创新、强化全球管线开发及提升研发效率,公司不仅实现了海外利润的爆发式增长,更打造了具有长期竞争力的BIC/FIC管线。未来,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及创新成果的逐步落地,复宏汉霖有望成为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数据来源:
[1] 复宏汉霖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中国网财经,2025-08-25)
[2] 复宏汉霖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朱俊博士业绩说明会讲话(中证网,2025-08-26)
[3] 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研发进展公告(今日头条,2025-08-25)
[4] 复宏汉霖海外产品商业化进展(腾讯新闻,2025-08-25)
[5] 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摘要(证券之星,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