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霸王茶姬2025年二季度营收环比下滑1.8%原因:季节性淡季、国内单店GMV下滑6.39%、运营费用激增41.5%及海外市场贡献不足等核心因素,揭示新茶饮存量竞争下的增长困境与破局路径。
根据霸王茶姬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新闻[1]、[3]),二季度实现净收入33.32亿元,较一季度的33.93亿元环比下滑约1.8%((33.32-33.93)/33.93≈-1.8%);同期商品交易总额(GMV)为81.03亿元,较一季度的82.3亿元(新闻[7])环比下滑约1.5%。尽管营收仍保持同比10.2%的增长(新闻[1]),但环比下滑反映出品牌在短期内面临的增长压力。本文从季度周期性、市场竞争、费用管控、海外市场贡献等维度,分析营收环比下滑的核心原因。
茶饮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二季度通常处于传统淡季(新闻[7]提到一季度是“充满挑战的时期”,但霸王茶姬一季度凭借产品创新和用户运营实现了高增长,二季度则进入节后消费回落阶段)。此外,二季度南方地区持续的阴雨天气(新闻[7]提及)也影响了到店消费需求,导致整体客流量下滑。尽管霸王茶姬通过外卖渠道弥补了部分到店损失,但外卖平台的价格战竞争(如“买一送一”“第二杯半价”等促销)进一步挤压了品牌的客流空间——霸王茶姬选择“不参与短期导向的折扣活动”(新闻[1]),导致部分价格敏感客群暂时分流,直接影响了销售表现。
国内新茶饮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闻[1]),门店加密导致区域内竞争加剧,单店产出效率下滑成为营收环比下滑的核心因素:
二季度总运营费用达32.24亿元,同比增长41.5%(新闻[1]),其中:
费用的高增长导致品牌净利率下滑(二季度净利润为0.77亿元,同比下滑87.72%,新闻[1]),尽管经调整净利润仍保持6.81%的同比增长(新闻[1]),但短期费用压力仍对营收增长形成了制约。
尽管海外市场表现优于国内(同店销售额下滑幅度更小),但目前海外市场的规模仍较小,无法对冲国内市场的下滑:
霸王茶姬2025年二季度营收环比下滑是季度周期性、存量竞争、费用高增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品牌通过“原叶鲜奶茶”的差异化产品策略(新闻[15])、会员生态的良性发展(一季度小程序注册会员增长超100%,新闻[15])及海外市场的扩张(新闻[1])保持了核心竞争力,但短期内仍需解决单店效率提升(如优化门店布局、提升新品动销)、费用管控(如降低营销投入的无效消耗)及国内市场的存量挖掘(如提升会员活跃度、推出区域限定产品)等问题,以实现营收的持续增长。
(注:报告数据均来源于霸王茶姬2025年二季度财报及公开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