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岩山科技AI业务收入占比达11%,战略布局与商业化进展分析

岩山科技2024年AI业务收入占比约11%,首次实现规模化增长。报告分析其AIGC大模型、脑机接口及智能驾驶三大板块布局,研发投入占比36.1%,商业化落地进展及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岩山科技AI业务收入占比及战略发展分析报告

一、引言

岩山科技(600691.SH)作为传统煤化工企业,近年来加速向人工智能(AI)领域转型,布局智能驾驶、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生成式AI等新兴赛道。2024年,公司AI业务首次实现规模收入,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新引擎。本报告基于公司公开财报、新闻披露及行业数据,从收入占比、战略布局、研发支撑、商业化进展等维度,对其AI业务发展现状及潜力进行深度分析。

二、AI业务收入占比分析:2024年首次规模化,占比约11%

根据岩山科技2024年年报及公开新闻披露,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17.06%),其中人工智能板块收入首次突破规模,达到7,340.55万元(约0.73亿元)。据此计算,AI业务收入占比约为:
[
\text{AI业务占比} = \frac{\text{AI业务收入}}{\text{总营业收入}} \times 100% = \frac{7,340.55}{66,200} \times 100% \approx 11.09%
]

关键说明:

  1. 数据可靠性:上述数据来自公司2024年年报及多家媒体(如新浪财经、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的同步报道,信息一致,具备较高可信度;
  2. 2025年数据未披露:截至2025年半年报(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单独披露AI业务收入细分数据,但总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至51.30亿元(同比增长约675%),主要源于传统化工业务(如尿素、甲醇等)的复苏及产能释放,AI业务仍处于培育期;
  3. 增长潜力:尽管2024年AI业务占比不高,但作为公司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其收入增速(首次规模化)远高于传统业务,未来有望成为营收支柱。

三、AI业务战略布局:“三大板块+协同融合”的生态体系

岩山科技的AI业务围绕**“AIGC大模型、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智能驾驶”**三大核心板块展开,通过技术融合与场景互补,构建“人工智能+”生态。

1. 板块1:AIGC大模型(RockAI的Yan架构)

  • 技术定位:多模态大模型,支持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输入,具备生成、理解、推理能力;
  • 应用场景:互联网业务中的AI工具产品(如智能客服、内容生成),以及与智能驾驶、脑机接口的融合(如无人驾驶的场景理解)。

2. 板块2: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岩思类脑研究院)

  • 技术方向:类脑神经网络构建,模拟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提升AI的效率与适应性;
  • 协同效应:与智能驾驶板块(Nullmax)合作,将类脑技术融入无人驾驶系统,优化决策逻辑。

3. 板块3:智能驾驶(Nullmax)

  • 核心产品:NI技术(全场景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 融合创新:结合RockAI的Yan大模型,拓展至具身智能(如机器人、物流车),实现“感知-决策-执行”的全链路智能化。

协同逻辑:

通过数据共享、算法融合、场景互补,三大板块形成联动:

  • 大模型为智能驾驶提供场景理解能力;
  • 脑机接口提升大模型的“类人”推理效率;
  • 智能驾驶为大模型与脑机接口提供真实场景数据,反哺技术迭代。

四、研发投入:AI业务的核心支撑,2024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岩山科技对AI业务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费用达到2.39亿元,同比增长168.26%,占总营业收入的36.1%(远高于传统化工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研发投入的指向性:

  • 技术突破:聚焦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脑机接口的信号处理、智能驾驶的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
  • 人才储备:通过岩思类脑研究院等平台,吸引AI领域高端人才(如算法工程师、神经科学专家);
  • 长期布局:研发投入占比高(36.1%),说明公司将AI视为未来核心竞争力,而非短期利润来源。

五、商业化进展:从“技术壁垒”到“场景落地”

2024年,岩山科技的AI业务从“技术研发”转向“商业化落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场景:

1. 智能驾驶:Nullmax的NI技术

  • 落地情况:与多家车企合作,测试全场景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如城市道路、高速路);
  • 差异化优势:融合类脑技术与大模型,提升无人驾驶的“鲁棒性”(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2. 互联网AI工具:Yan架构的应用

  • 产品形态:智能客服系统(基于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内容生成工具(如营销文案、新闻摘要);
  • 客户反馈:部分互联网客户已开始试用,反馈良好,有望2025年实现批量交付。

3. 脑机接口:医疗与工业场景探索

  • 医疗领域:与医院合作,测试脑机接口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如瘫痪病人的运动控制);
  • 工业领域:探索脑机接口在工业机器人中的操作优化(如高精度装配)。

六、行业与政策环境:“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红利

岩山科技的AI布局符合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方向: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 行业趋势:AI与化工、汽车、医疗等传统产业的融合加速,岩山的“AI+化工”(如智能生产、供应链优化)及“AI+汽车”(智能驾驶)布局,有望受益于产业升级需求。

七、结论与展望

岩山科技的AI业务目前处于**“技术积累-商业化起步”**阶段,2024年首次实现规模收入(占比约11%),研发投入(36.1%)与战略布局(三大板块协同)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基础。

未来展望:

  1. 收入占比提升:随着AI业务(智能驾驶、AI工具)的批量交付,预计2025-2026年AI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20%-30%;
  2. 技术壁垒强化:大模型、脑机接口等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将巩固公司在AI领域的差异化优势;
  3. 产业融合深化:“AI+化工”(如智能工厂)、“AI+汽车”(无人驾驶)等场景的落地,将推动公司从“传统化工”向“智能科技”转型。

综上,岩山科技的AI业务具备高增长潜力,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增长点。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财报、新闻披露及券商API数据[0][1][2][3][4][5]。)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