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科达利4680电池壳体业务进展,包括量产时间线、技术优势、客户布局及财务表现,揭示其长期增长潜力与投资价值。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002850.SZ)是全球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深耕行业27年,核心产品覆盖方形、圆柱动力电池结构件,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特斯拉、LG化学等国内外头部客户。2021年以来,随着特斯拉4680圆柱电池的产业化推进,科达利凭借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率先切入4680电池壳体领域,成为其长期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本文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动态,从业务进展、技术优势、客户布局、财务表现等维度,系统分析科达利4680电池壳体业务的现状与潜力。
根据公司2022年8月电话会议及2023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科达利4680电池结构件2022年下半年正式量产,主要供给欧美客户(如特斯拉);2023年已处于批量生产阶段,但由于4680电池整体渗透率仍较低(截至2023年,全球4680电池装机量约占圆柱电池的15%),该产品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较小(约5%-8%)。
4680电池(直径46mm、高度80mm)相较于传统2170圆柱电池,具有能量密度提升30%、热管理难度降低、输出功率提升等优势,但对结构件的精密性、安全性要求更高。科达利凭借20余年的模具与结构件制造经验,掌握了4680电池壳体的三大核心工艺:
这些技术积累使科达利成为少数能满足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客户4680结构件要求的供应商,具备客户认证的先发优势。
科达利4680电池壳体的客户主要包括:
由于4680电池的供应链壁垒较高,科达利作为龙头企业,已与上述客户形成长期绑定,未来随着4680渗透率提升,订单量将逐步释放。
为匹配4680电池的全球需求,科达利2021-2022年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截至2023年底,科达利4680电池壳体总产能约65GWh/年,预计2025年将扩张至100GWh/年,支撑全球4680电池市场的增长(2025年全球4680电池装机量预计达200GWh)。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0]),上半年实现总收入66.45亿元(同比增长45.2%),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38.1%),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的扩张(占总收入的85%)。其中,4680电池壳体业务收入约5.3亿元(同比增长120%),占比从2024年的5%提升至8%,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科达利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22.9%(同比微降1.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原材料(铝、铜)价格上涨,但通过规模效应(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与技术降本(一体化成型工艺降低成本约10%),毛利率保持稳定。净利润率约11.5%(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说明公司盈利质量持续改善。
2025年上半年,科达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33亿元(同比增长25.6%),主要来自客户回款的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4年的5.2次提升至5.8次)。充足的现金流支撑了公司的产能扩张(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3.75亿元,主要用于欧洲工厂的设备采购)。
科达利是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领域的绝对龙头,2020年国内市占率超过60%,全球市占率约36%([1]-[6])。相较于竞争对手(如震裕科技、斯莱克),科达利的优势在于:
根据中信证券预测([1]-[6]),2025年全球动力+储能电池结构件市场空间约365亿元(CAGR 28%),其中4680电池结构件市场空间约80亿元(占比22%)。科达利作为4680电池壳体的龙头供应商,预计2025年市占率将达到40%(高于整体市场的36%),对应收入约3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将提升至15%,成为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若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客户的4680电池量产进度延迟(如技术问题导致产能爬坡缓慢),科达利4680电池壳体的订单量将受到影响。
随着4680电池市场的增长,震裕科技、斯莱克等竞争对手也在加速布局4680电池结构件,可能导致行业毛利率下降。
铝、铜等原材料占科达利成本的40%,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如铝价从2025年的2万元/吨上涨至2.5万元/吨),将挤压公司的毛利率。
科达利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龙头,凭借技术积累、客户绑定、产能布局等优势,在4680电池壳体领域进展顺利(2022年量产,2023年批量交付)。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亮眼(营收与净利润高速增长),4680业务贡献逐步提升。未来,随着全球4680电池市场的扩张(2025年装机量预计达200GWh),科达利的4680电池壳体业务将成为长期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支撑公司市值的进一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市值约200亿元,同比增长30%)。
综上,科达利4680电池壳体业务进展符合预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