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天奈科技(688116.SH)碳纳米管导电剂业务,涵盖技术壁垒、产能布局、客户资源及财务表现。报告揭示其在新能源汽车与快充电池领域的增长潜力,并分析竞争格局与投资逻辑。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116.SH)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纳米级碳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核心业务聚焦碳纳米管(CNT)导电剂及相关产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导电母粒等)。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通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快充性能,支撑新能源汽车、3C产品及储能电池的发展。
作为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2019年),天奈科技凭借技术积累与产能规模,已成为全球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企业,客户覆盖比亚迪、ATL、宁德时代(CATL)等头部锂电池厂商,并逐步拓展至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导电剂是锂电池关键辅材,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导电性与能量密度。传统导电剂(如炭黑)存在“添加量高、导电网络易断裂”的缺陷(添加量约3%),而碳纳米管具有高导电性、低添加量(0.5%-1%)、良好的分散性等优势(EIS阻抗仅为SP炭黑的50%,与石墨烯复合后阻抗可进一步降低至22.8Ω),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主流替代方案。
受“双碳”政策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动力电池需求激增。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2018-2023年全球CNT导电浆料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达40.8%,2023年需求量已达19.06万吨;预计2027年将突破50万吨,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快充技术(如800V高压平台)与固态电池(硅碳负极)的普及,市场对导电剂的“高导电性、低阻抗”要求进一步提升。碳纳米管(尤其是单壁碳纳米管)因具备更优的电子传输性能,成为上述新技术的核心支撑材料,需求将持续增长。
天奈科技的核心产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已形成“三代成熟产品+四代量产在即”的迭代体系:
此外,公司于2024年启动“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百吨级规模化量产单壁碳纳米管的企业,技术壁垒进一步强化。
天奈科技的产能规模始终领先行业:
产能的持续扩张,确保公司能满足下游头部客户的大规模订单需求,同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碳纳米管使用成本已逼近传统炭黑下限)。
公司客户覆盖比亚迪、ATL、CATL等全球Top5锂电池厂商,客户粘性高(导电剂属于锂电关键辅材,更换成本高)。2024年以来,公司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已实现对日本头部客户供货,韩国主流客户导入中,海外收入占比逐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69.8万元,同比增长12.7%,主要因客户回款能力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的5.2次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1次),现金流状况良好。
据GGII数据,2022年国内CNT导电浆料市场总规模11.7万吨,前四大企业份额占比74.7%,其中天奈科技以**40.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远超第二名的18.2%)。2017-2018年,公司出货量与销售额已连续两年居行业首位,规模优势显著。
行业竞争格局集中,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天奈科技凭借“技术+产能+客户”的综合优势,短期内难以被超越。
天奈科技作为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具备技术壁垒、产能规模、客户粘性三大核心优势。短期来看,2023Q1的业绩压力主要因竞争加剧,随着产能释放与技术升级,业绩将逐步修复;长期来看,单壁碳纳米管与海外市场的拓展将推动公司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建议关注公司产能利用率、海外客户导入进度及单壁碳纳米管量产情况,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未来业绩表现。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高工产研[3][5]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