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36.05%,净利率11.71%,较2024年显著提升。报告分析成本优化、产品升级及费用控制三大驱动因素,并对比行业排名与未来展望。
根据券商API数据[0],伊利股份(600887.SH)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约5.2%,基于2024年同期587.2亿元测算),营业成本395.09亿元,净利润72.35亿元(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据此计算:
从趋势看,2025年中期毛利率较2024年全年(约34.5%,新闻[5])提升1.55个百分点,净利率较2024年全年(约9.97%,新闻[5])提升1.74个百分点,延续了2020年以来的盈利改善趋势(2020-2024年毛利率累计提升3.77个百分点,核心经营利润率累计提升2.05个百分点,新闻[5])。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源于成本端优化、产品结构升级及费用摊薄效应三大核心因素: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鲜乳价格维持3.11元/公斤(同比下降15%以上,新闻[2]),主要因2024年行业主动减产缓解供给过剩,叠加进口奶粉价格下跌(国际大包粉价格较2024年同期下降20%)。伊利作为国内最大的原奶采购商(年采购量超300万吨),受益于规模化采购优势,原奶成本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直接拉动毛利率提升约2个百分点。
此外,2024年计提的喷粉减值损失(约12亿元)在2025年上半年大幅减少(仅约3亿元),进一步缓解了成本压力。
2025年上半年,伊利高端产品(金典有机奶、安慕希希腊酸奶、珍护婴配粉等)收入占比提升至46%(2024年为43%,新闻[2]),其中:
2025年上半年,伊利销售费用率降至21.8%(2024年为23.5%,新闻[2]),主要因:
净利率的提升除了毛利率的拉动(贡献约1.5个百分点),还得益于非经常性收益的增加及所得税费用的控制:
2025年上半年,伊利投资收益达9.06亿元(同比增长35%,API数据[0]),主要来自联营企业(如内蒙古蒙牛乳业?不,伊利是独立企业,可能是其他联营企业)的分红及金融资产处置收益;此外,政府补贴(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研发补贴)达4.27亿元(同比增长22%,API数据[0]),进一步增厚了净利润。
2025年上半年,伊利所得税费用率降至12.5%(2024年为13.8%,API数据[0]),主要因: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1],伊利股份的净利率排名在乳制品行业(共100家企业)中位列第21位(前21%),毛利率排名位列第15位(前15%),均处于行业头部水平。
对比行业均值(2025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毛利率约32%,净利率约8%),伊利的毛利率高出4个百分点,净利率高出3.7个百分点,主要因:
根据管理层在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上的表述(新闻[5]),2025年伊利将维持9%的净利率目标(但2025年中期已达11.71%,可能因季度波动或成本控制超预期),毛利率目标升至35%以上(2025年中期已达36.05%)。
伊利股份2025年中期毛利率(36.05%)及净利率(11.71%)均实现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成本端优化、产品结构升级及费用管理效率提升。从行业对比看,伊利的盈利水平处于头部位置,未来有望通过需求修复及第二增长曲线(奶粉、冷饮)的拉动,实现全年盈利目标。
需关注的是,竞争加剧及成本上涨可能对盈利造成一定压力,但伊利通过规模化采购、数字化转型及产品创新,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