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科士达海外市场分析:光伏储能增长与风险应对

本报告深入分析科士达海外市场布局、收入表现及竞争优势,探讨欧洲、东南亚等核心市场增长潜力,并解析库存压力、汇率波动等风险因素,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科士达海外市场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科士达(002518.SZ)作为国内UPS(不间断电源)、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海外市场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全球新能源转型加速,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对光伏及储能产品的需求激增,科士达通过“全球化布局+本土化运营”策略,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本报告将从海外市场布局与收入表现竞争优势分析主要风险因素三大维度,结合财务数据与行业动态,深入剖析科士达海外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二、海外市场布局与收入表现

(一)区域布局:以欧洲、东南亚为主,美国占比极低

科士达海外业务聚焦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其中欧洲(如德国、意大利)是核心区域,占海外收入的40%以上;东南亚(如印度、越南)凭借人口红利与光伏政策支持,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中东及非洲则受益于油气产业转型带来的储能需求。
关于美国市场,公司明确表示“出口至美国的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不足千分之五”(2025年4月投资者互动),主要因美国市场竞争激烈(如特斯拉、阳光电源等企业占据主导)及贸易壁垒(如2018年起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

(二)收入表现:2023年上半年爆发式增长,2024年受库存压力略有放缓

  • 2023年上半年:海外业务实现18.52亿元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78.7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5.6%(较2022年全年提升21.93个百分点)。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欧洲户用储能市场的爆发(如德国“光伏+储能”补贴政策推动),公司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00%。
  • 2024年:受欧洲户储市场高库存拖累(如德国经销商库存积压),海外收入占比略有回落至45%左右(2024年半年报),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5%)。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工商业储能产品占比),缓解了户储库存压力。

(三)渠道与运营:本土化团队+“大渠道+大客户”模式

科士达海外布局采用“分支机构+本土化团队”策略,截至2023年底已建立17家海外分支机构及分子公司(如德国柏林、印度孟买),负责当地销售、服务及客户维护。销售模式上,采用“大渠道+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体系:

  • 大渠道:与欧洲大型分销商(如德国SMA、意大利Enel)合作,覆盖终端客户;
  • 大客户:服务于亚马逊、谷歌等科技企业的海外数据中心(UPS需求);
  • 大项目:参与东南亚(如越南)、中东(如沙特)的大型光伏电站项目(储能系统供应)。

三、海外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一)研发投入:技术驱动,光伏及储能产品竞争力突出

科士达坚持“市场导向+技术驱动”的研发策略,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0.95亿元,同比增长47.35%,占收入的3.36%。研发重点集中在:

  • 光伏逆变器:推出高转换效率(>99%)的小功率产品(如1-5kW户用逆变器),满足欧洲市场对“高效、小型化”的需求;
  • 储能系统:开发“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如UPS+储能一体化系统),解决新能源并网稳定性问题;
  • 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降低对进口依赖(2023年IGBT自给率提升至60%)。

这些研发投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光伏及储能业务实现14.97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90.96%,占海外收入的80%以上。

(二)模式优势:国内自有品牌+海外ODM,灵活应对市场

科士达采用“国内自有品牌+海外ODM”的双模式运营:

  • 国内市场:依托“科士达”品牌,聚焦政府、金融、数据中心等高端客户,通过“大项目”模式(如2023年中标国家电网10亿元UPS项目)提升市场份额;
  • 海外市场:以ODM模式为主(如为欧洲客户定制储能系统),灵活适应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如欧盟CE认证、德国VDE认证),降低市场进入成本。

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国内品牌的溢价能力,又通过海外ODM快速占领新兴市场,2023年海外ODM收入占比达70%。

(三)销售网络:全球客户资源+本土化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科士达拥有遍布全球的客户网络(如欧洲的E.ON、东南亚的PLN),并通过17家海外分支机构提供“本地化销售+本地化服务”(如24小时技术支持、备件库)。例如,在印度市场,公司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建立了50个服务网点,覆盖主要城市,提升了客户对“科士达”品牌的信任度。

四、海外市场主要风险因素

(一)库存压力:海外户储高库存拖累出货

2023年以来,欧洲户储市场出现高库存问题(如德国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30天延长至2023年的60天),导致科士达户用储能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30%(2023年三季度数据)。尽管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工商业储能占比)缓解了部分压力,但库存消化仍需时间(2024年上半年户储库存仍达1.2亿元)。

(二)汇率波动:影响出口收入与成本

科士达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汇率波动对其收入和成本影响较大:

  • 收入端:2024年欧元兑人民币贬值10%,导致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减少8%(按人民币计算);
  • 成本端:公司进口原材料(如IGBT)主要以美元支付,2024年美元兑人民币升值5%,增加了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6%)。

为应对汇率风险,公司采取“锁定汇率+多元化结算”策略(如与欧洲客户签订欧元-人民币远期合约),但仍无法完全规避波动影响。

(三)贸易政策风险: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海外市场面临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 关税壁垒: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25%关税(2018年起),导致科士达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不足0.5%;
  • 非关税壁垒:欧盟对进口储能产品要求“碳足迹认证”(2025年起),若产品未满足要求,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此外,印度、越南等国的“本地化生产”政策(如要求光伏逆变器本地组装率达70%),也增加了科士达的海外运营成本。

(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减少与竞争加剧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IMF预测增速为3.0%,较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导致光伏及储能市场需求减少:

  • 欧洲市场:2024年光伏装机量同比增长15%,较2023年的30%大幅下降;
  • 竞争加剧:特斯拉、阳光电源等企业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如特斯拉2024年在欧洲推出“Powerwall 3”储能系统),科士达面临“价格战”压力(2024年储能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2%)。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科士达海外市场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2023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5.6%,主要得益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光伏及储能需求爆发。其竞争优势在于研发驱动的产品竞争力灵活的双模式运营全球化销售网络,但也面临库存压力汇率波动贸易政策等风险。

(二)展望

  • 短期(2025年):随着欧洲户储库存的逐步消化(预计2025年二季度库存周转天数恢复至40天),户用储能出货量将逐季恢复,海外收入同比增长有望达到20%;
  • 中期(2026-2027年):公司将加大东南亚、中东市场的拓展(如越南10GW光伏电站项目、沙特NEOM新城储能项目),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50%;
  • 长期(2028年及以后):通过“技术创新+本土化运营”,科士达有望成为全球光伏及储能领域的“TOP3”企业(目前排名第5)。

总体来看,科士达海外市场的前景广阔,但需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对冲汇率风险加强研发投入等措施,应对潜在风险,实现持续增长。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