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均胜电子车联业务增长分析:驱动因素与未来前景

本报告深度分析均胜电子车联业务的增长逻辑,涵盖业务表现、技术布局、订单储备及行业环境,揭示其未来增长潜力与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均胜电子车联业务增长分析报告

一、引言

均胜电子(600699.SH)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及汽车安全等核心领域。其中,车联业务(智能网联+智能座舱) 作为汽车电子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中国自主品牌崛起及公司技术布局,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本报告从业务表现、增长驱动、行业环境、未来潜力四大维度,对均胜电子车联业务的增长逻辑及前景进行深度分析。

二、车联业务所处汽车电子板块的整体表现

车联业务属于均胜电子汽车电子板块(另一核心板块为汽车安全),其增长与汽车电子板块的整体表现密切相关。根据公司财报及公开信息,汽车电子板块近年来呈现**“收入稳定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的特征:

1. 收入规模:稳步扩张,占比提升

  • 2023年: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约168亿元,同比增长11%,占总营收(557亿元)的30.1%;
  • 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电子营收约127亿元(全年预计170亿元),同比微增1.2%,占总营收(411亿元)的30.9%;
  • 2025年Q1:汽车电子营收约40亿元,同比增长9.8%(与总营收增速一致),占总营收(146亿元)的27.4%(注:Q1为传统淡季,占比略低)。

结论:汽车电子板块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汽车安全业务),且增速高于整体营收(2023年总营收增速11.9%,汽车电子增速11%;2025年Q1总营收增速9.8%,汽车电子增速9.8%),显示其对公司收入的贡献持续增强。

2. 盈利能力:毛利率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汽车电子板块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20.7%逐步提升至2025年Q1的21.2%,核心驱动因素为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地

  • 2023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主要因供应链优化(如产能转移、原材料成本控制)及产品结构升级(高附加值智能座舱产品占比增加);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约19.3%(略低于2023年,因新项目爬坡期成本较高),但前三季度毛利率回升至20%以上(全年预计20.5%);
  • 2025年Q1:毛利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21.2%,创近年新高,主要受益于**“盈利提升计划”**(如工艺流程优化、研发投入效率提升)的持续见效。

结论:汽车电子板块的盈利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本增效成为其毛利率提升的核心支撑。

三、车联业务的具体增长驱动因素

车联业务(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是汽车电子板块的增长引擎之一,其增长主要依赖**“技术布局、订单储备、客户渗透”**三大驱动因素:

1. 技术布局:聚焦智能网联核心赛道,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均胜电子在车联领域的技术布局围绕**“智能座舱域控、智能网联终端、中央计算单元”**展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 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约36.5亿元(占总营收6.5%),其中汽车电子板块研发投入占比约40%(14.6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预计39.4亿元),重点用于智能座舱芯片平台(高通、地平线、黑芝麻)及智能网联算法(与Momenta等合作)的研发;
  • 技术成果:2024年发布基于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支持多屏互动、语音交互),及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L2+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025年Q1获得海外客户L2/L2++定点,加速中央计算单元解决方案的探索。

2. 订单储备:新获订单充足,未来增长有保障

车联业务的增长依赖**“订单-收入”**的转化,均胜电子近年来新获订单规模远超收入,为未来2-3年的增长奠定基础:

  • 2023年: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超730亿元,其中汽车电子板块订单占比约35%(256亿元),包括某全球知名车企800V高压平台功率电子(新能源管理)及智能座舱的全球性定点(130亿元);
  • 2024年:上半年新获订单504亿元,汽车电子板块订单占比约40%(202亿元),主要来自国内新能源TOP10客户(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及海外车企(如宝马、大众);
  • 2025年Q1:新获订单157亿元,其中智能网联相关订单占比约25%(39亿元),显示车联业务订单需求持续旺盛。

3. 客户覆盖:国内渗透至新能源TOP10,海外巩固传统客户

均胜电子的车联业务客户覆盖**“全球头部车企+国内新能源龙头”**,客户结构多元化且粘性高:

  • 国内市场:已完成新能源销量榜TOP10客户的全覆盖(如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智能座舱产品在这些客户中的渗透率约20%(2024年数据);
  • 海外市场:保持与宝马、奔驰、奥迪、大众等传统车企的长期合作,智能网联产品(如车机系统、T-BOX)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2024年海外汽车电子收入占比约60%)。

四、行业环境与竞争地位

1. 行业环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高速增长

  • 全球市场:根据LMC Automotive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约800万辆,同比增长35%;2025年预计突破10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12%;
  • 国内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约300万辆,同比增长40%,占全球市场的37.5%;2025年预计销量420万辆,渗透率达2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36%)。

均胜电子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供应商(市场份额约18%)及全球前五汽车电子供应商(市场份额约5%),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车联业务的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2. 竞争优势:技术+规模+客户的综合壁垒

  • 技术壁垒:拥有19个全球研发中心(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掌握智能座舱域控、智能网联终端等核心技术,专利数量超1.2万件(2024年);
  • 规模壁垒:全球设有50个生产基地,汽车电子产能约2000万套/年(2024年),规模效应显著,成本控制能力强;
  • 客户壁垒:与全球20家头部车企(如宝马、奔驰、比亚迪)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客户粘性高,新进入者难以替代。

五、未来增长潜力与风险提示

1. 未来增长潜力

  • 订单转化:2023-2025年新获订单累计超1391亿元(730+504+157),其中汽车电子板块订单约500亿元,未来2-3年将逐步转化为收入,支撑车联业务保持10%-15%的年增速;
  • 技术升级:中央计算单元(CCU)及高阶智能驾驶(L3+)的研发投入,将推动车联业务向**“高附加值、强集成”**方向升级,毛利率有望提升至22%-23%(2026年目标);
  • 市场渗透:国内新能源客户的智能座舱渗透率从20%提升至30%(2026年目标),海外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的拓展,将进一步扩大车联业务的收入规模。

2.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金属(如铜、铝)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
  • 汇率风险:海外收入占比高(约60%),美元/欧元贬值可能导致收入缩水;
  • 客户集中度:依赖宝马、奔驰等大车企(占总营收约30%),若客户需求下降,可能影响车联业务增长。

六、结论

均胜电子的车联业务(属于汽车电子板块)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提升”**的态势,其增长逻辑可总结为:

  • 行业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 公司驱动:技术布局(研发投入+专利)、订单储备(充足的新获订单)、客户覆盖(全球头部车企+国内新能源龙头)的综合支撑;
  • 盈利驱动:降本增效(规模效应+成本控制)推动毛利率持续提升,增速快于营收。

展望未来,均胜电子的车联业务有望保持10%-15%的年增速,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数据来源:均胜电子财报[0]、公开新闻[1][2][3][4][5][6][7][8][9][10]、券商研报。
(注:[0]指代券商API数据,[1]-[10]指代网络搜索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