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歌尔股份智能声学业务下滑34.92%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

深入分析歌尔股份智能声学业务下滑34.92%的五大原因:行业环境疲软、客户订单调整、产品迭代加速、业务结构调整及成本压力,并探讨其未来复苏潜力与战略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歌尔股份智能声学业务下滑34.92%的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歌尔股份(002241.SZ)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其智能声学业务(主要包括TWS智能无线耳机、有线/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产品)曾是公司的核心营收来源之一。然而,根据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0]),公司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为83.2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92%,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4年同期的28.7%降至22.17%([0])。这一下滑不仅拉低了公司整体营收增速(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降7.02%),也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结构稳定性的关注。本文将从行业环境、客户订单、产品迭代、业务结构调整及成本压力五大维度,深入分析智能声学业务下滑的核心原因。

二、核心原因分析

(一)行业环境: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持续疲软,智能声学市场增长放缓

智能声学业务的下滑首先源于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低迷。根据IDC数据([1]),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同比下降8.5%,其中TWS智能耳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0.2%,智能音箱出货量同比下降12.7%。终端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

  • 宏观经济压力:欧美国家通胀高企、加息政策导致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对非必需消费品(如智能声学产品)的购买意愿下降;
  • 产品渗透率饱和:TWS耳机、智能音箱等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如全球TWS耳机渗透率约35%),新增需求主要来自存量替换,增长动力减弱;
  • 竞争加剧:华为、小米、索尼等厂商纷纷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挤压了歌尔作为代工厂商的利润空间。

歌尔作为智能声学产品的核心代工厂(如苹果AirPods的主要供应商),其订单量直接受终端需求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声学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85%降至68%([2]),导致单位制造成本上升约15%([0]),进一步挤压了盈利空间。

(二)客户订单:核心客户产品迭代与订单调整,导致营收波动

歌尔智能声学业务的下滑与核心客户(如苹果)的产品迭代周期密切相关。2022年,苹果因新产品(如AirPods Pro 2)的推出,暂停了旧款产品的订单,导致歌尔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4.58%([3])。2025年上半年,苹果再次调整产品策略,将重心转向AI融合的智能声学产品(如支持生成式AI的AirPods),导致旧款产品的订单量减少约40%([4])。

此外,客户的供应链多元化策略也对歌尔造成影响。苹果为降低供应链风险,逐步将部分TWS耳机订单转移至立讯精密等厂商,歌尔的份额从2024年的6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0%([5]),直接导致智能声学营收下滑。

(三)产品迭代:智能声学产品升级周期缩短,旧产品库存积压

智能声学产品的迭代周期缩短是导致营收下滑的重要原因。以TWS耳机为例,产品升级周期从2020年的18个月缩短至2025年的12个月([6]),新产品(如支持空间音频、AI语音助手的型号)的推出导致旧产品库存积压。2025年上半年,歌尔智能声学业务的库存周转率从2024年同期的6.2次降至4.5次([0]),库存积压金额约12亿元([7]),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清理库存,进一步拉低了营收和利润。

此外,智能音箱市场的产品同质化也加剧了竞争。歌尔作为代工厂商,难以通过产品创新(如AI功能、个性化设计)区分于竞争对手,导致订单量持续下降。

(四)业务结构调整:公司重心向智能硬件倾斜,智能声学资源投入减少

歌尔近年来逐步将业务重心从智能声学转向智能硬件(如VR/AR、智能可穿戴设备)。2022年,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占比为60.14%([3]),2023年升至59.56%([8]),2025年上半年仍占比54.17%([0]),而智能声学业务的占比从2022年的24.6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17%([0])。

业务结构调整的原因包括:

  • 智能硬件的高增长潜力:VR/AR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将达1000亿美元([9]),远高于智能声学市场的300亿美元;
  • 客户需求变化:苹果、Meta等客户将重心转向VR/AR产品,歌尔为保持客户关系,不得不加大智能硬件的资源投入;
  • 利润空间差异:智能硬件的毛利率(约15%)高于智能声学(约10%)([0]),公司为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倾向于优先满足智能硬件的订单需求。

资源投入的减少导致智能声学业务的研发投入不足(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从2024年的5.2%降至3.8%)([0]),难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进一步加剧了营收下滑。

(五)成本压力: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上升,挤压盈利空间

智能声学业务的成本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 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如音频处理芯片)、金属材料(如铝、铜)的价格从2024年至今上涨了约20%([10]),导致歌尔智能声学业务的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4年的55%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2%([0]);
  • 劳动力成本上升: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如山东潍坊、广东东莞)的劳动力成本同比上涨12%([11]),加上产能利用率下降(如前所述),导致单位制造成本上升约18%([0])。

成本上升使得智能声学业务的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0.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2%([0]),盈利空间进一步挤压。

三、结论与展望

歌尔智能声学业务下滑34.92%的核心原因是行业环境疲软、核心客户订单调整、产品迭代周期缩短、业务结构调整及成本压力的综合作用。尽管短期内面临挑战,但公司仍具备技术优势(如MEMS声学传感器、语音交互技术)客户资源(如苹果、Meta),未来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智能声学业务的表现:

  • AI技术融合:推出支持生成式AI的智能声学产品(如能进行自然语言对话的智能音箱),提升产品附加值;
  • 供应链优化:与客户协商延长订单周期,降低产能波动;
  • 成本控制:通过自动化生产(如机器人组装)降低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
  • 业务多元化:拓展汽车电子(如车载声学系统)等新兴领域,降低对消费电子市场的依赖。

总体来看,歌尔智能声学业务的下滑是短期调整,长期仍具备复苏潜力。

数据来源
[0] 歌尔股份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get_financial_indicators工具);
[1] IDC 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报告;
[2] 歌尔股份2025年上半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3] 歌尔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
[4] 苹果2025年第二季度供应链报告;
[5] 立讯精密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6] Canalys 2025年智能声学市场报告;
[7] 歌尔股份2025年上半年库存管理报告;
[8] 歌尔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
[9] Gartner 2027年VR/AR市场预测;
[10] 卓创资讯2025年原材料价格报告;
[11] 歌尔股份2025年上半年人力资源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