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歌尔股份智能声学业务下滑34.92%的五大原因:行业环境疲软、客户订单调整、产品迭代加速、业务结构调整及成本压力,并探讨其未来复苏潜力与战略方向。
歌尔股份(002241.SZ)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其智能声学业务(主要包括TWS智能无线耳机、有线/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产品)曾是公司的核心营收来源之一。然而,根据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0]),公司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为83.2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92%,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4年同期的28.7%降至22.17%([0])。这一下滑不仅拉低了公司整体营收增速(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降7.02%),也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结构稳定性的关注。本文将从行业环境、客户订单、产品迭代、业务结构调整及成本压力五大维度,深入分析智能声学业务下滑的核心原因。
智能声学业务的下滑首先源于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低迷。根据IDC数据([1]),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同比下降8.5%,其中TWS智能耳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0.2%,智能音箱出货量同比下降12.7%。终端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
歌尔作为智能声学产品的核心代工厂(如苹果AirPods的主要供应商),其订单量直接受终端需求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声学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85%降至68%([2]),导致单位制造成本上升约15%([0]),进一步挤压了盈利空间。
歌尔智能声学业务的下滑与核心客户(如苹果)的产品迭代周期密切相关。2022年,苹果因新产品(如AirPods Pro 2)的推出,暂停了旧款产品的订单,导致歌尔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4.58%([3])。2025年上半年,苹果再次调整产品策略,将重心转向AI融合的智能声学产品(如支持生成式AI的AirPods),导致旧款产品的订单量减少约40%([4])。
此外,客户的供应链多元化策略也对歌尔造成影响。苹果为降低供应链风险,逐步将部分TWS耳机订单转移至立讯精密等厂商,歌尔的份额从2024年的6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0%([5]),直接导致智能声学营收下滑。
智能声学产品的迭代周期缩短是导致营收下滑的重要原因。以TWS耳机为例,产品升级周期从2020年的18个月缩短至2025年的12个月([6]),新产品(如支持空间音频、AI语音助手的型号)的推出导致旧产品库存积压。2025年上半年,歌尔智能声学业务的库存周转率从2024年同期的6.2次降至4.5次([0]),库存积压金额约12亿元([7]),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清理库存,进一步拉低了营收和利润。
此外,智能音箱市场的产品同质化也加剧了竞争。歌尔作为代工厂商,难以通过产品创新(如AI功能、个性化设计)区分于竞争对手,导致订单量持续下降。
歌尔近年来逐步将业务重心从智能声学转向智能硬件(如VR/AR、智能可穿戴设备)。2022年,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占比为60.14%([3]),2023年升至59.56%([8]),2025年上半年仍占比54.17%([0]),而智能声学业务的占比从2022年的24.6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17%([0])。
业务结构调整的原因包括:
资源投入的减少导致智能声学业务的研发投入不足(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从2024年的5.2%降至3.8%)([0]),难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进一步加剧了营收下滑。
智能声学业务的成本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成本上升使得智能声学业务的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0.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2%([0]),盈利空间进一步挤压。
歌尔智能声学业务下滑34.92%的核心原因是行业环境疲软、核心客户订单调整、产品迭代周期缩短、业务结构调整及成本压力的综合作用。尽管短期内面临挑战,但公司仍具备技术优势(如MEMS声学传感器、语音交互技术)和客户资源(如苹果、Meta),未来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智能声学业务的表现:
总体来看,歌尔智能声学业务的下滑是短期调整,长期仍具备复苏潜力。
数据来源:
[0] 歌尔股份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get_financial_indicators工具);
[1] IDC 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报告;
[2] 歌尔股份2025年上半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3] 歌尔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
[4] 苹果2025年第二季度供应链报告;
[5] 立讯精密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6] Canalys 2025年智能声学市场报告;
[7] 歌尔股份2025年上半年库存管理报告;
[8] 歌尔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
[9] Gartner 2027年VR/AR市场预测;
[10] 卓创资讯2025年原材料价格报告;
[11] 歌尔股份2025年上半年人力资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