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债务偿还取得显著进展,资产负债率从80%降至31.4%,EBITDA利息覆盖倍数达18倍。报告分析其债务结构优化、现金流改善及应对锂价波动的策略,评估其偿债能力与风险。
天齐锂业(002466.SZ)作为全球锂产业链核心企业,其债务状况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18年因收购智利SQM股权形成的35亿美元巨额并购贷款,曾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至80%以上,面临严重流动性压力。近年来,随着公司战略调整与行业复苏,债务偿还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基于2025年最新财务数据与市场信息,从债务现状、偿还进展、偿债能力、风险因素等维度,对天齐锂业债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天齐锂业总资产为736.01亿元,总负债为231.3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31.4%,较2021年峰值(82.3%)大幅下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同期锂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约45%)。这一指标已接近公司2017年并购前的水平(40.4%),说明债务负担已基本缓解。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2025年中报显示:
短期负债占比虽仍较高,但较2021年(85%)有所下降,且主要为经营性负债(如应付账款),而非带息债务,降低了短期流动性压力。长期债务方面,公司通过展期+置换优化了债务成本:2023年将剩余并购贷款中的B类贷款(12亿美元)展期至2025年底,利率从3.7%降至2.9%,每年减少利息支出约2400万美元。
2018年收购SQM的35亿美元并购贷款,是天齐锂业历史上最主要的债务来源。通过以下措施,公司于2022年7月彻底结清该笔债务[1]:
根据2025年最新市场数据[1]: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约为0.84,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约为0.69,较2021年(流动比率0.52、速动比率0.38)显著提升。尽管仍低于行业最优值(流动比率1.2),但考虑到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71.29亿元(2025年6月末),足以覆盖短期借款(13.06亿元)与应付账款(16.21亿元)的总和,短期偿债风险极低。
2025年上半年,公司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22.37亿元[0],较2024年同期增长45%(2024年上半年EBITDA约15.43亿元)。EBITDA利息覆盖倍数(EBITDA/利息支出)约为18倍,远高于警戒线(3倍),说明公司盈利完全覆盖利息支出,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充足。
2021年以来,随着锂价复苏与产能释放,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
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为债务偿还提供了核心支撑,2025年上半年公司用经营性现金流偿还短期借款5.44亿元,占短期借款减少额的78%。
天齐锂业债务偿还进展显著,2022年结清巨额并购贷款后,债务水平已降至安全区间。当前资产负债率31.4%,偿债能力充足(EBITDA利息覆盖倍数18倍),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净流入。尽管存在锂价波动与短期债务集中到期风险,但公司通过资源自给、产能扩张、下游渗透等策略,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随着2025年锂价反弹(市场预计全年均价8万元/吨),公司盈利与现金流将进一步改善,债务偿还能力将更加强劲。
数据来源:
[0] 天齐锂业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券商API);
[1] 天齐锂业2022年7月公告(结清并购贷款);
[2] 新湖能源2025年锂价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