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27.5%,亏损收窄至4.4亿元。教育及消费级机器人业务增速近50%,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港股代码:09880.HK)作为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营收增长、亏损收窄”的中期答卷。根据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1][2][3][4]),上半年实现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27.5%;期内亏损4.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4亿元收窄18.5%。这份业绩既反映了公司在核心赛道的增长韧性,也体现了费用控制与业务结构优化的成效。
2025年上半年,优必选营收同比增长27.5%至6.21亿元,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15%左右的同期增速(数据来源:IDC)。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教育业务与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业务两大核心板块驱动,两者合计贡献了近80%的营收(38.6%+41.8%),且增速均接近50%(48.8%、48.9%),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双引擎”。
2025年上半年,优必选期内亏损4.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4亿元收窄18.5%。亏损收窄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营收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二是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优必选毛利率为35%,较2024年同期的38%下降3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板块毛利率降低(具体数据未披露,但新闻提到该板块是主要拖累)。可能的原因包括:(1)原材料成本上升(如芯片、传感器价格上涨);(2)产品结构变化(低毛利率的入门级教育机器人销量占比提升);(3)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促销。
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的业务调整(如减少对物流、其他产业定制机器人的投入),体现了公司“聚焦核心、收缩非核心”的战略。公司将资源集中在教育与消费级两大高增长赛道,同时布局医疗、养老等新应用场景,未来这些新场景的新品(如医疗配送机器人、养老陪护机器人)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贡献收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优必选所处的服务机器人行业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赛道,主要分为教育机器人、消费级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其中,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与消费级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是增长最快的两个细分领域,优必选在这两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均进入国内前5(数据来源:易观分析)。
竞争方面,优必选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1)教育机器人领域:科大讯飞(讯飞机器人)、新东方(新东方机器人);(2)消费级机器人领域:小米(米家机器人)、石头科技(石头机器人)。优必选的优势在于技术积累(如人形机器人技术、AI算法)与渠道拓展(如与学校、电商平台的合作),但在品牌知名度与毛利率方面仍需提升。
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27.5%),亏损持续收窄(18.5%),核心赛道(教育、消费级)增长强劲,费用控制成效显著。但毛利率下降的问题仍需关注,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未来有望实现盈利。长期来看,受益于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高增长,以及公司“聚焦核心、布局新场景”的战略,优必选的增长潜力较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优必选是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成长型标的,适合长期持有(若能承受短期亏损的风险)。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包括:(1)营收增长率(尤其是教育、消费级板块);(2)毛利率变化;(3)费用控制情况;(4)新场景新品的推出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