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300068.SZ)从铅酸电池转型锂电储能,锂电回收业务成为核心布局。报告分析其产能建设、技术优势、财务表现及行业前景,揭示未来增长潜力。
南都电源(300068.SZ)成立于1994年,初始以铅酸电池为主营业务,在通信后备电池市场占据国内第三、海外第一的行业地位。2020年,随着“双碳”目标推动“铅电改锂电”趋势加剧,公司开启战略转型:大幅削减铅酸电池产能(2025年再生铅板块收入占比从50%降至20%),全力投入锂电产能建设与储能业务布局。经过5年调整,公司已成功转型为锂电为主的储能企业,主营业务覆盖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锂电等领域,锂电回收业务作为产业链闭环的关键环节,成为支撑长期发展的核心布局。
公司锂电回收业务起步于2022年,首期2.5万吨/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于当年达产并进入增产阶段(2022年11月董秘回复)[5]。2023年2月,子公司南都华铂新材料公告38.5亿元投资计划,建设年处理15万吨“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分两期实施:
公司在锂电回收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掌握**“一步法优先提锂”“磷酸铁资源化利用”“锂盐双极膜法制备”**等关键技术,提升了资源回收率与产品纯度:
这些技术使公司回收业务的锂回收率≥90%、镍钴回收率≥9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锂回收率约85%),形成技术壁垒。
公司依托原有铅蓄电池回收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线下回收体系)及参股子公司“快点动力”的APP回收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网络:
此外,公司与锂电企业、材料厂建立回收再利用战略合作(如与宁德时代的协议回收),保障了废旧电池的稳定供应。
2022年,公司锂电及锂电回收产品收入占比超30%,成为仅次于储能业务的第二大收入来源[1]。随着15万吨回收项目的逐步投产,预计2025年之后,锂电回收业务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20%以上(当前再生铅板块收入占比已降至20%),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5万吨回收项目的预期收益如下:
锂电回收业务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公司锂电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例如,回收的锂盐可直接用于制造磷酸铁锂材料,减少了对外部锂矿的依赖,规避了锂价波动(2023年锂价最高达50万元/吨,2024年降至20万元/吨)带来的成本风险。2023年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毛利率较高(约30%-45%),部分原因是回收业务提供了低成本的原材料[6]。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锂离子电池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中国废旧锂电回收量将达170万吨,复合增长率超30%。政策方面,《“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要求“提高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率”(目标2025年回收利用率≥80%),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南都电源通过战略转型实现了从铅电到锂电的跨越,锂电回收业务作为产业链闭环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公司已建成2.5万吨回收产能,15万吨项目正在推进,技术和渠道优势明显。随着项目的逐步投产,锂电回收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实现“储能+回收”的一体化发展。
从股价表现来看,公司最新股价为17.11元/股(2025年9月),近10日均价为16.89元/股,近期股价呈小幅上涨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公司转型及回收业务的预期[4][5]。未来,若回收项目按计划投产并实现预期收益(一期净利润5亿元、二期4.4亿元),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改善,股价有望迎来上涨空间。
注:本报告数据主要来自2022-2023年的新闻与公司公告,最新2025年数据需以公司定期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