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缆陆缆业务2024年营收54.16亿元,同比增长41.52%,占公司总收入59.63%。报告分析其技术优势、行业前景及柔性直流电缆等核心竞争力,展望2025年突破60亿元。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缆”,603606.SH)成立于1998年,2014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海陆缆核心供应商。公司业务涵盖陆缆系统、海缆系统、海洋工程三大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新能源、轨道交通、海洋油气等领域。其中,陆缆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近年来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从业务定位、财务表现、行业环境、竞争优势等维度,对东方电缆陆缆业务进行详细分析。
东方电缆的陆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柔性直流电缆、特种电缆(如核电缆、轨道交通电缆)**等产品,提供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安装运维的一体化服务(EPC)。陆缆业务与海缆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海缆聚焦海洋输电与油气开发,陆缆则覆盖陆上电网、新能源及工业领域,两者共同构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从业务定位看,陆缆业务是东方电缆**“海陆并举”**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陆上新能源(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及电网升级改造需求增长,陆缆业务的市场空间持续扩大,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根据2024年年报(工具4),东方电缆全年实现营收90.93亿元,同比增长24.38%;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0.81%。其中,陆缆系统业务营收54.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5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9.63%,较2024年上半年的56.38%进一步提升;而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业务营收36.66亿元,同比仅增长5.49%,占比40.37%。陆缆业务已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工具4),陆缆系统毛利率约10%,低于海缆系统的40%(海缆技术壁垒更高),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8%)。毛利率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升级降低了单位成本(如柔性直流电缆的规模化生产)、产能利用率提升(宁波北仑、舟山基地的产能释放)。
根据2025年中报(工具1),公司营收44.32亿元,同比增长未明确(工具1未提供同比数据,但2024年上半年营收40.6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44.32亿元,同比增长约8.95%);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未明确(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44亿元,2025年上半年4.73亿元,同比下降约26.55%)。但陆缆业务的占比仍保持在60%左右(推测),说明其核心地位未变。
根据行业报告(工具5),2024年中国陆缆系统市场规模约XX亿元(工具5未提供具体数据,但提到2023年市场规模为XX亿元,增速XX%),2025年预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增长主要来自以下领域:
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的发展,柔性直流电缆(±535kV及以上)成为陆缆的核心产品。东方电缆具备±535kV柔性直流电缆的生产能力,且已交付张北±535kV柔性直流项目,技术处于行业前列。此外,超高压陆缆(500kV及以上)的需求也在增长,东方电缆的500kV陆缆技术成熟,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东方电缆在陆缆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厚:
公司拥有宁波北仑、舟山、阳江三大陆缆生产基地,产能达XX公里/年(推测),可快速响应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需求。此外,基地靠近港口,便于海外项目的产品运输。
东方电缆提供**“生产-安装-运维”一体化EPC服务**,拥有国内先进的陆缆工程团队,可承接大型电网项目的总包业务。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客户粘性,还增加了业务附加值。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17年起中标恒逸石化(文莱)PMB项目、孟加拉国33kV陆缆项目、中东陆缆项目等国际重点项目。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5%(推测),成为陆缆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陆缆的主要原材料是铜、铝,其价格占生产成本的60%以上。2024年铜价波动较大(最高达XX元/吨,最低达XX元/吨),导致公司成本上升。虽然公司通过套期保值对冲风险,但仍面临价格波动的压力。
陆缆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因技术与产能不足,逐步退出市场,头部企业的竞争加剧。
东方电缆的陆缆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营收占比近60%,增速达41.52%。未来,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的发展,陆缆需求将持续增长,东方电缆凭借技术优势、产能优势、一体化服务能力,有望保持15%以上的增速。
展望2025-2026年:
综上所述,东方电缆的陆缆业务具备长期增长潜力,是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