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今世缘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4.84%的核心原因,包括行业环境、产品结构、区域市场、渠道管理及成本控制五大维度,探讨公司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2025年8月25日,今世缘(603369.SH)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69.51亿元,同比下降4.84%;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下降9.46%。其中,第二季度业绩大幅下滑(营收同比下降29.6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06%),成为上半年业绩的核心拖累。本文从行业环境、产品结构、区域市场、渠道管理及成本控制五大维度,深入剖析营收下滑的底层原因,并探讨公司的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市场竞争加剧是今世缘业绩下滑的大背景。据公司公告及行业分析[3],白酒行业的增长逻辑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争夺”,企业间的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份额抢占”。此外,2025年以来,“禁酒令”等政策对政商务白酒消费场景造成冲击[7][10],而政商务场景是今世缘高端产品(如国缘系列)的核心消费场景。政策扰动导致终端动销放缓,尤其是二季度,政商务活动减少,直接影响了高端白酒的销售。
今世缘的产品结构以中高端白酒为主,其中“特A+类”(售价300元以上)产品贡献了六成以上收入,是业绩的重要支点[7][9]。但2025年上半年,特A+类产品收入同比下跌7%以上[7],二季度更是大幅下降32.1%[10],成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
高端产品的受挫,一方面是因为政策对政商务场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有所减弱,面对洋河等竞品的挤压,市场份额有所流失[7]。而100-300元价格带产品仅微增不足1%[7],无法弥补高端产品的下滑。
今世缘的营收高度依赖省内市场(江苏省内),但2025年上半年省内市场营收同比下滑明显。据新闻[10],二季度省内收入16.11亿元,同比下降32.2%,其中南京、淮安等优势区域受政商务场景扰动更多,下滑幅度较大(南京同比下降33.7%,淮安同比下降30.0%)。而省外市场虽然下滑幅度较小(二季度同比下降17.8%),但占比仅10.6%[10],无法拉动整体营收。
省内市场的受挫,说明公司在核心区域的市场渗透已达瓶颈,而省外拓展进展缓慢,未能形成新的增长引擎。此外,苏中地区(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9.5%)的下滑幅度较小,主要是因为淡雅系列持续深耕渠道,验证了国缘品牌的份额向上[10],但这一亮点未能改变整体格局。
渠道方面,经销商的打款意愿减弱,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15.93亿元下降至6.00亿元,降幅高达62.35%[5][6],反映出经销商对市场的谨慎情绪。同时,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549.79天,同比增长21.87%[6],说明白酒存货积压严重,销售不畅。此外,二季度批发代理收入同比下降31.8%[10],渠道压力进一步加大。
为了应对渠道压力,公司采取了“去库挺价”的策略[10],主动降速为渠道纾压,优化库存管理。但短期来看,这一策略影响了营收增长,导致二季度业绩大幅下滑。
成本与费用方面,**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1.9亿元,占营收比17.12%,同比增加12.7%[5]。其中,销售费用的增加尤为明显,主要是因为公司为了应对竞争,加大了营销投入(如举办多样化活动强化品牌形象[6]),但效果不佳,反而挤压了利润空间。此外:
成本与费用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净利润的下滑(同比下降9.46%)。
面对业绩下滑,今世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措施的效果尚未显现,公司能否完成2025年的经营目标(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12%[3]),仍有待观察。未来,公司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今世缘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行业存量博弈与政策扰动、高端产品大幅下滑、省内核心市场受挫、渠道与经销商压力以及成本费用管控压力。面对这些问题,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短期效果有限。未来,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省外市场、加强渠道管理及成本控制,才能实现业绩的复苏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