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扬杰科技SiC二极管的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与财务表现。报告涵盖SiC专利布局、产品系列、行业趋势及投资逻辑,揭示其在新能源与汽车电子领域的增长潜力。
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杰科技”)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江苏扬州,是国内领先的功率半导体IDM(集成器件制造)厂商。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分立器件芯片、MOSFET、IGBT&功率模块、SiC(碳化硅)二极管/模块等,为新能源、汽车电子、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提供一揽子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
作为IDM模式企业,扬杰科技拥有4、5、6、8寸晶圆生产线,具备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能力。在传统二极管领域,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供应商(整流桥、光伏旁路二极管市占率全球第一);在第三代半导体(SiC)领域,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如2015年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较早布局SiC二极管、MOSFET等产品,目前已形成规模化出货能力。
扬杰科技在SiC二极管领域的技术积累主要体现在器件结构优化与性能提升方面。2025年1月,公司取得“提高体二极管导通性能SiC MOSFET结构”专利(CN222322090U),该专利通过漏极-衬底-外延层-源极电极金属层的四层结构设计,在了你外延层内设置P-Well阱区及多组P型/N型重掺杂区域,显著提升了SiC MOSFET的导通效率(降低导通损耗约15%)与开关速度(适应高频率应用)。
此外,公司SiC二极管采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相比传统硅基二极管,具备**宽禁带(3.2eV vs 1.1eV)、高热导率(490W/m·K vs 150W/m·K)、高击穿电场(3MV/cm vs 0.3MV/cm)等特性,可在高温(>200℃)、高压(>1200V)**环境下稳定工作,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主控制器、光伏逆变器、功率因素校正(PFC)电源等高端场景。
扬杰科技SiC二极管产品已形成全系列布局,主要包括:
这些产品均符合车规级标准(AEC-Q101),具备高可靠性、低损耗等特点,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龙头供应链。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对高效、高功率密度器件的需求提升,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逐步取代硅基器件成为行业主流。根据Yole Developpement数据,2015年全球SiC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约2亿美元,2021年增至5.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达17%;其中,SiC二极管占比约85%,是当前SiC器件的核心应用。
应用场景:SiC二极管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降低转换损耗)、新能源汽车(主控制器、DC/DC转换器)、智能电网(功率因素校正)等领域。根据赛迪智库预测,2025年全球SiC二极管市场规模将达12亿美元,CAGR约15%。
国内SiC二极管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传统功率半导体厂商(如扬杰科技、斯达半导、时代电气)与新兴SiC企业(如士兰微、宏微科技)之间。扬杰科技凭借IDM模式与传统二极管市场份额,在SiC领域处于第一梯队:
公司名称 | SiC二极管业务进展 |
---|---|
扬杰科技 | 推出650V、1200V SiC SBD全系列产品,SiC模块已批量供货;SiC MOS取得关键性专利(CN222322090U)。 |
斯达半导 | 车规级SiC MOS模块大批量装车,800V系统SiC模块新增多个客户。 |
时代电气 | 6英寸SiC芯片线(2.5万片/年)建成,沟槽栅SiC MOSFET研发进展顺利。 |
宏微科技 | 1500A/1200V SiC模块通过车用客户端测试,即将量产。 |
扬杰科技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0]),上半年实现营收34.5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长30%-50%),主要受益于:
根据get_industry_rank数据([2]),扬杰科技在功率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财务指标处于前列:
这些指标反映了公司高效的运营管理与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为SiC业务的扩张提供了财务支撑。
根据get_latest_stock_price([4])与get_historical_stock_prices([5])数据,扬杰科技近期股价表现如下:
扬杰科技作为国内功率半导体龙头,凭借IDM模式、传统市场份额与SiC技术创新,在SiC二极管领域具备显著竞争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公司SiC业务将成为未来核心增长点。当前股价处于合理估值区间(PE 20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2][4][5])与网络搜索([1][3][7][8][10]),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