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斯莱克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56%的转型路径,探讨其技术协同、产能扩张及财务表现,展望未来70%占比潜力与盈利改善空间。
斯莱克(300382.SZ)作为全球领先的易拉罐/盖高速生产设备供应商,自2017年起依托制罐制盖领域的超薄金属成型技术与自动化产线经验,向新能源电池壳领域转型。本文通过梳理公司公开财报、网络披露信息及行业动态,从业务转型背景、新能源业务增长轨迹、财务占比分析、战略布局等维度,系统分析其新能源业务的占比情况及未来趋势。
斯莱克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精度金属成型技术与高速自动化产线设计能力。其制罐制盖设备的生产速度(如盖线设备达4500盖/分钟、罐线设备达3000罐/分钟)及精密零件自主制造能力,为转型新能源电池壳提供了天然技术协同:
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景气(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00万辆,同比增长35%)为电池壳需求提供了广阔市场,斯莱克抓住这一机遇,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2023年半年报披露,斯莱克上半年实现总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新能源电池壳业务收入2.85亿元,占总营收的40.46%(同比提升约30个百分点)。而2022年同期,电池壳业务占比不足10%,仅为传统制罐制盖业务的“补充”。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传统制罐制盖业务仍为“压舱石”(营收占比约57%),但新能源业务的收入增速(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300%)远高于传统业务(同期略有下降)。结合2024年一季报“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的表述及新能源行业高景气(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00万辆,同比增长28.6%),推测2024年新能源业务占比已超过50%,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9.20亿元(同比未披露,但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30.5%),净利润-4087.69万元(亏损主要因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下降及传统业务波动)。虽未直接披露新能源业务收入,但结合2023年的增长趋势及“新能源电池壳产业快速扩张”的战略表述,推测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占比约55%-60%,成为公司收入的核心支撑。
年份 | 总营收(亿元) | 电池壳业务收入(亿元) | 占比 |
---|---|---|---|
2022年上半年 | 6.59 | ≈0.66(占比<10%) | <10% |
2023年上半年 | 7.05 | 2.85 | 40.46% |
年份 | 总营收(亿元) | 电池壳业务收入(亿元) | 占比 |
---|---|---|---|
2024年 | ≈18(推测) | ≈9.5(推测) | ≈52.8% |
2025年上半年 | 9.20 | ≈5.16(推测) | ≈56.1% |
注:2024年总营收推测基于2023年16.51亿元(同比下降4.61%)及2024年新能源业务增长(假设增长20%);2025年上半年电池壳收入推测基于2023年占比40.46%及2024-2025年增长趋势(每年提升约8个百分点)。
斯莱克的新能源业务布局围绕“产能扩张”与“产品覆盖”展开:
斯莱克新能源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不足10%”快速提升至2023年的“40.46%”,2024年推测超过5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约56%,已成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其增长动力源于:
斯莱克通过“技术协同+战略转型”,成功将新能源电池壳业务打造成增长引擎。其新能源业务占比的快速提升,不仅验证了转型策略的有效性,也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当前面临盈利性压力,但随着产能释放与技术优化,新能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长期价值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