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中鼎股份空悬系统进展分析:订单与技术双驱动

中鼎股份(000887.SZ)作为国内空悬系统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并购与国产化落地,累计订单达89.9亿元,市场份额有望达40%。报告分析其财务背景、技术优势及市场前景。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中鼎股份空悬系统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财务背景

中鼎股份(000887.SZ)是国内非轮胎橡胶制品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橡胶密封件、橡胶制品等机械基础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海外并购(如2016年收购德国AMK)和技术创新,逐步拓展至智能底盘系统(含空气悬架)、热管理管路、底盘轻量化等增量业务,形成“传统橡胶业务稳基盘、增量业务促增长”的格局。

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半年报显示([0]):

  • 总营收约98.46亿元,保持稳健增长;
  • 净利润约8.1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62元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6.17亿元,现金流状况良好。

这些数据为公司空悬系统等增量业务的研发投入、产能布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空悬系统业务进展:订单与技术双驱动

空气悬架(以下简称“空悬”)是中鼎股份近年来重点推进的智能底盘核心业务,通过“技术并购+国产化落地”策略,已形成显著的市场竞争力。

1. 订单积累:客户覆盖与规模扩张

公司空悬业务的核心产品包括空气供给单元(空压机)、空气弹簧、电磁减震器等,其中空气供给单元因技术壁垒高(涉及气体供给与分配),是公司的优势领域。

  • 历史订单回顾

    • 2022年7月前,公司已披露空悬相关订单39.9亿元(其中国内市场37.1亿元),涵盖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1]);
    • 2020年至今,累计获取空悬订单89.9亿元(海外AMK 16.8亿元,国内安徽安美科73.1亿元),按5年生命周期计算,年化收入约18亿元([8]);
    • 2024年半年内,公司连续获得4份空悬项目定点,累计金额约25亿元([7]),显示客户需求持续增长。
  • 客户结构
    公司空悬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自主品牌(如某头部主机厂新平台项目)、造车新势力的供应链,海外客户包括欧洲商用车新势力([1][6][9])。客户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体现了公司在空悬领域的市场认可度。

2. 技术优势:并购与自主研发结合

公司通过2016年收购德国AMK(全球空悬空气供给单元核心供应商),掌握了空气供给单元及控制程序的核心技术;2018年成立安徽安美科,推进国产化落地,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技术领先([8])。

  • 技术亮点
    • 空气弹簧:采用独家薄壁工艺,重量轻、耐用性强,未来有望抢占高份额([5]);
    • 系统集成:依托橡胶业务优势,可提供空悬硬件总成解决方案(如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减震器),提升客户粘性([6])。

3. 产能布局:匹配订单需求

针对空悬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的趋势(详见下文),公司产能布局采取“订单驱动”策略,即根据客户订单提前规划产能,确保交付周期。

  • 公司表示:“从拿到订单到供货量产有一定周期,公司有足够时间布局产能,产能利用率较高,可满足交付要求”([4])。
  • 安徽安美科作为国内空悬产能基地,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支撑国内市场需求。

三、市场环境:渗透率提升与行业空间

空悬系统因能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行驶稳定性(尤其适合新能源汽车与无人驾驶场景),近年来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

  • 2022年,国内空悬渗透率约1.3%
  • 2023年翻倍至2.7%
  • 2024年预计达到9%,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15%([4][5])。

按此预测,2025年国内空悬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6])。中鼎股份作为国内空悬龙头,市场份额有望达到40%([6]),对应收入约80亿元,成长空间巨大。

此外,空悬在无人驾驶场景的应用潜力(如自适应调节应对复杂路况),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新方向([3])。

四、业务协同:与传统业务的联动

中鼎股份的空悬业务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与传统橡胶业务、热管理管路、底盘轻量化等业务形成协同:

  • 橡胶业务:公司作为密封件龙头,其橡胶材料技术可应用于空悬系统的密封部件(如空气弹簧密封件),降低成本并提升可靠性;
  • 热管理管路:2017年收购德国TFH,掌握自动成型管路技术,可提供空悬系统的流体管路解决方案(如空气管路);
  • 底盘轻量化:公司是国内稀缺的球头铰链总成供应商(底盘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可与空悬系统整合,提升底盘整体性能([6])。

五、风险与挑战

尽管空悬业务进展顺利,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空悬渗透率提升,其他汽车零部件厂商(如拓普集团、保隆科技)可能进入该领域,竞争压力加大;
  • 原材料价格波动:空悬系统的核心部件(如空压机的电机、空气弹簧的橡胶材料)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 技术迭代风险:空悬系统的智能化(如与ADAS系统联动)要求持续研发投入,若技术升级滞后,可能失去市场份额。

六、未来展望

中鼎股份空悬系统业务的核心逻辑是**“行业渗透率提升+公司市场份额扩张”**。随着国内空悬市场从“豪华车向中高端车普及”(如2025年拓展至20万价格带车型),公司的订单规模与收入将持续增长。

同时,公司“全球化+技术创新”的策略(如AMK的技术输出、安徽安美科的国产化),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空悬领域的龙头地位。预计未来3-5年,空悬业务将成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

总结

中鼎股份空悬系统业务的进展,本质是“技术并购+国产化落地+市场需求增长”的综合结果。通过订单积累、技术优势与业务协同,公司已成为国内空悬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的红利。未来,随着空悬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无人驾驶场景的应用,公司的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